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0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耳鼻咽喉   554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1934篇
内科学   47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764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3696篇
预防医学   1226篇
眼科学   386篇
药学   1159篇
  3篇
中国医学   383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878篇
  2005年   926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769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亢性周期麻痹2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TPP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TPP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6.2%,男女比例22∶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肌无力发作时23例血钾均低于正常。结论:TPP以肌无力伴低钾血症为其临床特点,及早诊治是关键。TPP患者的治疗应在补钾的同时加用抗甲状腺药物,可减少复发。对重度TPP进行心电监护、补钾、抗心律失常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2.
崔玉顺 《山东医药》2007,47(14):5-5
2003~2007年,我科收治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3.
张志刚  孙毓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871-6871
通过患侧太阳、阳白穴对电针的感应程度进行分型,在明确分型的基础上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358例进行针对性治疗。治愈率一般型为93.4%,顽固型为28.3%。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2%。  相似文献   
84.
面神经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且较易造成面神经麻痹等后遗症。笔者试用星状神经节加面神经阻滞治疗面神经炎,并与常规疗法做一比较,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由于臀部肌注某些药物致坐骨神经麻痹,又称“注射性麻痹”或“注射性瘫痪”(以下简称注麻)并非罕见,现将我们工作十余年来所参与院内外会诊及处理的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已婚,汉族,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上肢活动不灵活,不能夹菜等。1个月后出现双下肢走路欠稳,易跌倒,并伴有颈僵直,难以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并逐渐出现活动减少及体位改变困难,眼球活动减少,眼球上下视困难。  相似文献   
87.
头痛     
合并面神经麻痹的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复杂蝶窦炎导致的霹雳性头痛;“霹雳性”中风:血栓性脑梗死表现为霹雳性头痛;偏头痛患者色觉而非视觉注意力发生改变;眼眶炎性假瘤(肌炎型)表现为位置固定性头痛的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88.
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过长时间治疗,患侧表情肌的各种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慢或无恢复的病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们采用闪罐、针刺、艾灸和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本文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2岁,平均39岁。病程3~8个月不等。均为单侧发病,且均经多方长期治疗无效的病例。其中感冒发热后面瘫者13例(52.0%);茎乳突孔处疼痛者9例(36.0%);合并外耳道和耳廓疱疹者3例(占12.0%)。临床表现:本组25例,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患侧眼睑闭合不全,迎…  相似文献   
89.
Kaneko  K  Hashiguchi  A  Kato  Y  许俊杰 《脊柱外科杂志》2006,4(5):318-318
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是椎板成形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现有一些假设来解释这种现象,但关于它的病因学仍不清楚。Kaneko K等通过使用脊髓诱发电位(ESCPs),从电生理学方面研究术后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的可能机制。回顾性研究了66例因颈椎疾病而行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患者。对所有患者使用不同的ESCPs来区分不同节段的有症状的的颈椎病。通过手肌试验,如果术后手臂外展的肌力较术前减少至少1个水平,则认为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结果:5个患者(7.6%)术后出现C5神经根运动功能麻痹。C5神经根麻痹发生在术后1—3d,5个患者均为单侧。其中3例为颈椎病,2例为后纵韧带骨化。1例损伤严重的患者没有康复。其他4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后3~6个月恢复,MMT提高4或5分。ESCPs的研究发现,5例患者的C5,均受颈椎病影响,(其中3例影响C4、5,还有2例同时影响C4、5和C5、6)。在这5例中,在MRI的T2加权上均可见到高信号影。结论:C4、5,水平的颈椎病,对C5神经根麻痹是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电针加火罐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 选择面神经麻痹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予以电针加火罐治疗 ;对照组 2 0例口服祛风药或维生素B族药物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经过 4周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 ,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加火罐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