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2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540篇 |
内科学 | 38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37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27篇 |
综合类 | 157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2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文题释义: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重,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居高不下,部分骨折的老年人患有一个严重的基础疾病——脑梗死,且骨折侧肢体一般都是偏瘫侧肢体,治疗这种股骨转子间骨折将迎来新的挑战。
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①髓内固定,生物力学优势明显,且为微创手术;②钢板固定,虽然常常需要切开复位,但可解剖复位骨折端;③关节置换,因需要处理大、小转子骨折端,故手术难度大,但无须考虑骨折愈合情况,可早期下地活动。对于如何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国内外相关文献少,尚无定论。
背景: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手术方式包括髓内固定、钢板固定、关节置换,但孰优孰劣,国内外相关文献少,目前尚无定论。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和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InterTAN组24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35例,关节置换组29例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①InterTAN组手术时间短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和置换组(P < 0.05);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最少、其次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最多,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小于InterTAN组和置换组(P < 0.05);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卧床时间长于InterTAN和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置换组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分最高,其次为InterTAN组,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最低,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分小于InterTAN组和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InterTAN组、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和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34%和21%,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提示相较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InterTAN和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卧床时间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均可作为优先选择;但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短期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InterTAN更快。ORCID: 0000-0002-4951-725X(张擎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82.
983.
目的:探讨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住院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59例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非早期康复治疗的60例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为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水平分别是(11.4±4.4)分和(12.1±3.9)分,治疗第28天后的NIHSS评分分别是(7.8±3.1)分和(9.4±4.5)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4%(51/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9/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5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Asworth评定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60例,应用Clayton康复方案,疗程1个月;对照组62例,不进行康复锻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早期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86.
赵长普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4):50-51
目的 :观察参南瘫速康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给予参南瘫速康胶囊 (西洋参、胆南星、白附子、红花、水蛭、金钱白花蛇、全蝎、蜈蚣、天麻、石菖蒲 ) 5 3例 ,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 5 3例中 ,临床治愈 18例 ,有效率 88.6 8% ;对照组 34例中 ,临床治愈 8例 ,有效率 6 7.6 5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提示 :参南瘫速康胶囊对缺血性中风失语有补气培元、祛风化痰、活血化瘀、开窍益神之效。 相似文献
987.
[背景]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作用.[病例报告]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105例,均为首次发病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规范的康复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测试每例患者在治疗前、2周、1个月及2个月时ADL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康复治疗组患者1个月及2个月时ADL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ADL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8.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温针配合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普通针刺法。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72%,结论:治疗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确切,早期介入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89.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处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旨在总结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腧穴运用规律、配伍规律以及特定穴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床选穴组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在检索1978—2011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解析针灸处方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所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其使用频次、配伍组合、分部和特定穴分类等。结果:选穴频次最多的为合谷、足三里、曲池、肩髃等手足阳明经穴,并且以曲池、合谷、足三里、肩髃、阳陵泉等相互配伍最为常见。涉及的主要经脉为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手少阳经、足太阴、督脉等。分部取穴以下肢部和上肢部穴位使用频次最多。选穴以特定穴的选取为主,其中以五输穴为多,交会穴次之。结论:中风偏瘫治疗规律为多选阳经腧穴,首选阳明经穴;局部取穴多选上下肢部腧穴;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 相似文献
990.
中医对偏枯的认识是在不断论争中完善的。在《内经》中偏枯也称为偏风,后世也称为偏瘫或半身不遂等。《内经》中强调了偏枯具有神志清醒、肢体弛缓不用、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的症状特点。后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麻木不仁和不知痛痒的症状,使中医对偏枯的论述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