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建立茶叶中22种杀菌剂的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UPLC-MS/MS )测定法。 方法 样品用乙腈提取,经过TPT固相萃取柱净化,HSS T3色谱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 结果 22种杀菌剂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 >0.999),检出限为0. 10~1.0μg/kg,定量限为1.0~3.0μg/kg,回收率在55.3%~11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13 %~15.44%之间。 结论 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茶叶样品中多种杀菌剂残留量的快速筛查与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留植物神经(PANP)的三腔清扫(TSD)技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247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TME和(或)TSD技术行根治性切除。其中,185例(74.9 %)进行了PANP(P组)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余患者由于怀疑侵犯植物神经丛而行植物神经非保留式(P-组)切除术,P组中行TME者139例(Pm组),行TSD者46例(Ps组)。结果 247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Pm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操作难度等方面优于Ps组(P <0.05)。P组在术后泌尿和性功能上明显好于P-组(P <0.05)。P组与P-组、Pm组与Ps组在肛门直肠功能、2年生存率及远期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ME技术PANP对绝大多数中晚期直肠癌均是应该优先选择的术式,应争取行"三明治"疗法。TSD手术操作相对复杂。TME、TSD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生存期主要取决于癌肿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放射性配体123I-、131I-β-CIT在正常恒河猴体内的分布,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于正常恒河猴肘静脉处弹丸注射123Iβ-CIT(9mCi)或131I-β-CIT(10mCi)后,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连续动态进行全身和头部断层扫描,计算各时间点感兴趣区(ROI)的放射性计数。结果 不同时间的断层扫描显示注射后24h,在纹状体部位的放射性浓集最清晰,纹状体/额叶比值1.78,左、右侧纹状体及与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的比值基本相同;全身动态扫描显示β-CIT主要分布在消化道(胆囊和空、回肠)。结论在脑内β-CIT主要分布在纹状体,注射后24h是脑断层扫描的最佳时间点;123I-β-CIT SPECT在体显像可用于检测纹状体DAT的功能或密度。  相似文献   
95.
七年制中医教育的改革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开始着手于申办七年制中医专业的研讨、论证及专业设置的前期准备工作,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院开办七年制中医专业,并于当年招收新生。  相似文献   
96.
97.
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β-受体阻滞剂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临床实践中的体会,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经验和争议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重点讲述了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争议和共识,主要包括:在高血压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仍属优选降压药物吗?对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糖和脂质代谢是否受到影响?对慢性心力衰竭是否有风险等,以及目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晚期胃癌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依据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30例)和高表达组(30例)。入选者均行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随访并记录总生存期及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客观反应率(RR)分别为 53.3 %(16/30)、36.7 %(11/30);总生存期(OS)分别为364、345 d;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98、146 d;低表达组RR率及TTP均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微管蛋白-Ⅲ可作为晚期胃癌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的胃癌患者,可能是含紫杉醇化疗方案的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乳头瘤病毒衣壳蛋白(HPVL1)及p16INK4A基因在子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210例HPV阳性液基细胞学标本及组织中HPV L1蛋白及p16INK4A的表达。结果 在各级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蛋白阳性率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0、P<0.005),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最高[68 %(34/50)];p16INK4A表达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逐渐增高(13 %、28 %、52 %、100 %、100 %),在子宫颈癌(SCC)组最高[100 %(30/30)]。HPVL1+p16INK4A -率在LSIL组中最高[32 %(16/50)];HPVL1-p16INK4A +率在SCC组最高[100 %(30/30)]。在各级别病理组织中,HPV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P<0.005),其中,CINⅠ级中最高[60.4 %(32/53)];p16INK4A表达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逐渐增高,在子宫颈癌组最高[100 %(28/28)]。HPVL1+p16-率在CINⅠ级中最高[45.3 %(24/53)];HPVL1-p16+率在子宫颈癌中最高[100 %(28/28)]。结论 HPVL1蛋白与p16INK4A联合检测可以区分不同的子宫颈病变,将有潜在发展与有自愈可能的病例分开,避免漏诊与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