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前肺功能试验、屏气试验、登梯试验与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至2004年胸心外科行剖胸探查食管、贲门癌根治术患者577例。分析术前肺功能试验的3个主要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以及屏气试验、登梯试验、年龄等与术后发生ARDS的关系。结果 577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ARDS(3.64 %)。年龄与FEV1和MVV的交互作用与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1)。FEV1、FEV1/FVC、MVV 3个指标中,任何两个指标的交互作用均与ARDS的发生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5、0.048)。屏气试验、FEV1、FEV1/FVC、MVV 4个指标的交互作用与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1)。术前重度肺功能受损的26例患者中,术后随即入ICU15例,发生ARDS 1例(6.67 %)。其余11例术后回病房,发生ARDS 4例(36.3 %),术后早期加强监护治疗能明显降低ARDS发生(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前肺功能试验、屏气试验、登梯试验与术后ARDS的发生有相关性,术后早期加强监护治疗是预防术后ARD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2.
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胰腺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植入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32例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确诊的胰腺恶性肿瘤,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12~46粒,间距0.5~1.2 cm。穿刺点1~2处,调整进针方向2~5次。结果 1个月随访32例中,CR 0例,PR 11例,NC 20例,PD 1例,RR 34.4 %(11/32);2个月随访31例中,CR 1例,PR 16例,NC 13例,PD 3例,RR 54.8 %(17/31);3个月随访30例中,CR 2例,PR 16例,NC 11例,PD 3例,RR 60 %(18/30);6个月随访28例中,CR 2例,PR 8例,NC 5例,PD 13例,RR 35.7 %(10/28);1年后随访22例中,12例做了第2次植入术,CR 3例,PR 13例,NC 3例,PD 3例,RR 72.7 %(16/22)。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治疗胰腺恶性肿瘤可使瘤体明显缩小,症状不同程度缓解,效果肯定。CT引导下准确,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 分析乙状结肠全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膀胱癌12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乙状结肠全去带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随访6~29个月,平均18.6个月。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 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仅1例出现单侧输尿管反流。白天可自控排尿11例(91.7 %),夜间尿失禁2例(16.7 %),1例可通过夜间唤醒控制。新膀胱容量220~550 ml(平均350 ml),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15~55 cm H2O(平均35 cm H2O,1 cm H2O = 0.098 kPa)。结论 乙状结肠全去带原位新膀胱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原位排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1R)A/C1166多态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4G/5G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高血压性肾脏损害发生的关系。 方法高血压病患者96例,采集详尽临床和生化资料。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分析AT1R基因型和PAI-1基因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高血压病人群肾脏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PAI-1基因型与肾脏功能无显著性关系(P>0.05);AT1R基因型与肾脏功能显著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中,AT1RAC基因型、糖尿病和高龄是高血压病并发肾脏损害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OR值和P值分别为4.29和0.0479,4.67和0.0410,3.52和0.0094)。 结论AT1R AC基因型、糖尿病和高龄为高血压病人群肾脏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口腔健康干预项目对儿童刷牙行为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的影响。 方法 对461名儿童开展了口腔健康干预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和453名未开展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儿童刷牙相关行为、口腔卫生清洁水平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 结果 项目幼儿园儿童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口腔卫生清洁水平高于非项目幼儿园儿童(分别为97.4% vs 94.7%,40.2% vs 31.0%,89.4% vs 77.9%,均P<0.05)。家长口腔知识正确知晓率项目幼儿园高于非项目幼儿园(83.1% vs 78.2%,P<0.0001)。家长的9种口腔卫生知识来源中,仅“孩子从幼儿园带回的知识”两组间存在差异(62.8% vs 50.3%,P<0.0001)。 结论 口腔健康项目提高了儿童的刷牙、含氟牙膏使用和家长口腔卫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编制肿瘤科护士共享决策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确定问卷条目,调查河南省郑州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257名肿瘤科护士分析信效度以确定问卷条目。 结果 最终形成共24个条目的问卷,其中知识维度11个条目,态度维度6个条目,行为维度7个条目;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共产生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657%,各条目的内容效度(I-CVI)在0.857~1.000之间,问卷平均内容效度(S-CVI)为0.929,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重测信度为0.894。 结论 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作为评价肿瘤科护士共享决策知信行现状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对常见的三种外卖塑料包装餐盒中双酚A的迁移进行测定,初步评价其迁移风险。 方法 随机抽取聚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外卖包装餐盒,采用双面全浸没,用水基、脂类食品模拟液,以回流加热方式进行迁移实验,浸泡液进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双酚A在不同的食品模拟液中,检出限为0.0025~0.0090mg/L;加标回收率为82.2%~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55%~9.85%。利用本法检测三种塑料材质的外卖包装餐盒双酚A的迁移情况,在水和3%乙酸食品模拟液中,均未检出双酚A的迁移;以10%乙醇水溶液为食品模拟液,三种材质餐盒均检出双酚A的迁移,PS材料和泡沫塑料餐盒迁移量较大,超标率分别为55.6%和100%;在脂类食品模拟液中,仅泡沫塑料餐盒检出双酚A的迁移,超标率100%。结论 在销售外卖食品时,食品包装餐盒并未严格分类使用,通常盛装混合食品,因此,双酚A的迁移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对外卖包装餐盒的监管,规范其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代与二代病例的临床特征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4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一代与二代病例的临床特征与辅助检查。 结果 一代病例组男性与重型占比高于二代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339,P=0.021;H=5.402,P=0.020);一代病例组的静脉血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和自然杀伤细胞计数高于二代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06;Z=-2.362,P=0.018;Z=-2.089,P=0.037);两组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症、首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都市一代病例较二代病例重型更多,且性别比、肌酸激酶、空腹血糖、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售茶叶中9,10-蒽醌污染状况,初步探究蒽醌污染来源。方法 从江西省11个地市采集4类茶叶样品共112份,样品中的9,10-蒽醌经有机溶剂提取,凝胶色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112份茶叶中9,10-蒽醌检出率为100%,检出范围为0.004~0.081mg/kg,平均含量为0.023mg/kg。根据欧盟法规条例(EU)No 1146/2014对茶叶蒽醌限量0.02mg/kg判定,4类茶叶共超标44份,总超标率为39.3%。其中红茶超标率最低为27.3%,绿茶和青茶超标率分别为35.0%和38.5%,黑茶超标率最高为78.6%。不同包装类型中,定型包装和散装超标率分别为52.2%和30.3%。不同采样环节中,商店和农贸市场采样超标率分别为38.8%和34.4%。结论 江西省市售的4类茶叶中9,10-蒽醌污染较为严重,尤其以定型包装的黑茶污染水平最高,初步分析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包装材料可能是蒽醌的主要污染来源,提醒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来源,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茶叶中蒽醌的监测力度,制定蒽醌限量标准以保障百姓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我国大学生遭受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Ovid-Medline、EBSCO、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为止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遭受暴力行为发生率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37 104例。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遭受暴力行为的总发生率为21.44%(95%CI:15.58%~28.75%);遭受躯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9.31%(95%CI:6.49%~13.18%)、17.14%(95%CI:10.65%~26.42%)和2.66%(95%CI:1.07%~6.44%)。结论 中国大学生遭受暴力行为发生率已达21.44%,其中精神暴力行为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