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21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34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25篇
中国医学   372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GE-牛血清清蛋白(BSA)(0、25、50、100和200 mg/L)刺激大鼠骨髓MSCs 0、6、12和24 h后,其趋化因子配体3(Ccl3)的表达及分泌情况,以及Ccl3对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使用AGEs(25、50、100、200 mg/L)刺激可诱导Ccl3的过表达和过分泌[Ccl3表达浓度分别为(2 530±412)、(3 240±489)、(3 950±735)、(7 923±765)ng/L],与对照组(1 124±107)ng/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可显著抑制MSCs的迁移,迁移速率分别为0.017、0.013、0.012 5和0.011 5μm/min,与对照组0.021μm/min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该效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2分别为0.976和0.925)。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Ccl3表达而抑制MSCs迁移,推测MSCs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疗效不佳可能与高AGEs水平抑制MSCs迁移、进而减弱其组织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2.
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是失牙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不只是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对牙齿周围组织的直接破坏作用,还与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密切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与牙周病相联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应用数码显微镜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rb-bFGF)辅助治疗萎缩性舌炎的疗效。方法:39例维生素B12缺乏的萎缩性舌炎患者,随机进入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采用数码显微镜,检测患者初次就诊及第7、14d复诊时舌乳头形态,同时记录舌痛、味觉改变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及两次复诊时上述3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第7d复诊,治疗组患者总体舌黏膜萎缩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舌痛存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P〈0.05);第14d复诊,两组治疗效果趋于一致。结论:rbFGF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舌乳头生长并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24.
拔除下切牙矫治在改善Bohon指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切牙进行矫治,通过改变Bolton指数来进行代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9例由于各种原因需拔除单个下颌切牙或配合拔除其它牙齿进行矫治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个病例矫治时间为19-23个月,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结束后拔牙间隙均全部关闭,前牙覆胎覆盖关系基本正常,后牙咬耠关系较好。结论:部分上颌需要减数的成人骨性Ⅱ类病例,下颌可以考虑拔除一个下切牙矫治;某些轻、中度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也可拔除一个下切牙结合上颌邻面去釉进行矫治。拔除下颌切牙矫治在诊断设计时应权衡利弊,严格控制适应症,以获得良好、稳定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磨牙术后疼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1-18岁150颗牙髓坏死的恒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所有患牙的根管中上段2/3均用GG钻敞开,根尖1/3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牙胶冷侧压法充填根管。采用MohaSulong提出的疼痛分级法记录充填后疼痛的程度。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一次法和多次法在术后疼痛、根管治疗疗效的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应用于无症状的年轻恒磨牙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控制感染和适应症选择。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RECK蛋白和MMP-2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和16例正常牙龈组织中RECK和MMP-2的表达。结果:RECK在16例正常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而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8%。MMP-2在正常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3%,而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8%。牙周炎中RECK与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r=-0.300)。结论:RECK可能通过调控MMP-2来影响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开张式双胎垫在治疗磨牙症中与塑料殆垫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自制的开张式双殆垫与塑料殆垫对48例磨牙症患者进行治疗,随访9个月。统计治疗结束1个月和9个月时的停止磨牙病例和平均减少的磨牙时间。结果:戴用1个月停止磨牙病例数比为6:12,戴用9个月时停止磨牙病例数比为10:21。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张式双殆垫治疗磨牙症优于塑料殆垫。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备洞对牙髓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左上第一磨牙用高速牙钻备洞,右上第一磨牙用Er:YAG激光备洞,对照组大鼠磨牙不作任何处理。于不同时段分批处死大鼠,取标本做HE染色进行牙髓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的表达情况。结果 Er:YAG激光备洞后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及P物质的表达改变恢复正常要快于高速牙钻备洞。结论 Er:YAG激光备洞对牙髓的刺激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在颌面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例颌面部肿瘤病人通过双源CT检查,将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结果,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所见肿瘤部位与周围神经、血管、软组织及硬组织关系均与双源CT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双源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在工作站上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肿瘤与周边血管、神经、软组织及硬组织的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传统法和改良法制作CAD/CAM氧化锆基底全瓷嵌体发生微渗漏的差异。方法:离体磨牙30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按Ⅱ类洞制备箱状洞型,实验组洞缘预备短斜面并于相应部位制作氧化锆边缘,对照组洞缘不预备短斜面,边缘用饰瓷封闭。两组样本进行疲劳循环和冷热循环试验,染色法检测微渗漏情况。结果:实验组嵌体边缘微渗漏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良法制作CAD/CAM全瓷嵌体能有效减少边缘微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