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21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34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25篇
中国医学   372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钟摆矫治器联合颊侧推簧远移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牙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钟摆矫治器联合颊侧推簧远移磨牙组(组1)和头帽口外弓远移磨牙组(组2),在治疗开始前(T0)和远移磨牙完成时(T1)分别拍摄侧位头影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t检验分析组内和组间的差异.结果:组1和组2远移磨牙的平均距离分别是(4.48±1.63) mm、(2.68±1.71) mm;组1和组2磨牙远中倾斜的平均角度分别是5.46°±3.23°、1.02°±2.16°;组1上颌中切牙未发生明显的唇倾和唇向移位,而组2上颌中切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腭侧移位.结论:钟摆矫治器联合颊侧推簧远移磨牙可有效防止前牙支抗的丧失、控制磨牙的近中颊侧旋转.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A,CsA)对大鼠牙槽骨内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protein,DMP1)C末端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7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再随机等分为20d、30d和40d3个亚组,实验组大鼠喂饲CsA(30mg/k·d)。免疫组化法染色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DMP1C末端和OPN在牙槽骨内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实验组大鼠牙槽骨内DMP1C末端表达明显下调,OPN表达明显上调;在本实验周期内,上述变化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CsA影响大鼠牙槽骨内矿化相关非胶原蛋白DMP1C末端和OPN的表达,推测CsA可能抑制大鼠牙槽骨的矿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在犬下颌骨内植入种植体,观察新型抗菌涂层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岁龄牙周健康的雄性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三前磨牙,并在近远中根拔牙窝内预备种植窝行即刻种植术。随机选取2只植入载有新型抗菌涂层的种植体作为实验组,另外2只植入仅微弧氧化处理的种植体作为对照组,并用丝线在所有种植体的颈部结扎,术后给予高糖软食,诱导种植体周围发生早期感染。结扎2个月后对种植体周进行临床指标检查和X线摄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种植体周的临床检查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0.05)。X线检查可见: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无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和透射影像,对照组种植体周围可见明显的骨吸收和裂隙状透射影像。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结合较好,未见明显间隙,而对照组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结论:在钛种植体表面构建的新型抗菌涂层具有显著的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随着激光手术的发展,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逐渐取代周边虹膜切开术,早期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可获得根治Ⅲ。我院门诊2003年10月~2008年6月行120例128只眼实施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稳定转染CDK2干扰RNA的人肝癌HepG2细胞系。方法用Lipofectamine^TM 2000法将已构建好的特异性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CDK2干扰RNA的重组质粒P^Genesil-1-CDK2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并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的绿色荧光蛋白,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的HepG2细胞CDK2 mRNA的表达。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与KT-PCR检测,结果显示获得重组质粒P^Genesil-1-CDK2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结论建立了可稳定转染CDK2干扰RNA的人肝癌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激酶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与开发新的特异性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2001-2007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万古霉素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万古霉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皮炎、小儿红人综合征、荨麻疹、心脏骤停死亡、一过性尿崩症、剧烈腹痛、高热等。结论临床应重视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7.
300例门诊儿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6年7月~12月儿科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处方300份,对用药种类、用药频度和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占81.67%);发现不合理处方127张,占处方总数的42.3%,包括配伍不合理和剂型选择、用法、剂量及选药不合理等几方面。结论:该院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发挥药师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表达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黏液素样域-1(TIM-1)在变应性鼻炎(AR)中的作用。TIM-1基因被认为是一种特应性疾病易感基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25名健康人和25例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Th细胞),CD4+CD45RA+T细胞(初始T细胞),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IM-1阳性细胞。对比植物血凝素(PHA,20μg/ml)非特异性刺激上述细胞后表达TIM-1阳性细胞的差异。结果AR患者组CD4+T细胞中TIM-1阳性CD4+T细胞(9.5±1.5)%,高于健康组(3.1±0.3)%(P<0.05);PHA刺激后两组表达TIM-1的CD4+T细胞均高于刺激前(P均<0.05)。结论AR患者中表达TIM-1的辅助性T细胞高于健康者,提示TIM-1的蛋白表达与驱动辅助性T细胞分化有关,从而影响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方法对1991年至2007年间,见诸于有关文献报道的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在文献报道的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17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人中,其转移病灶位于左手指骨者7例,右手指骨者9例,双手指骨者1例,指骨转移病灶的数量在两手之间的分布大致相等,除3例病人其转移病灶位于近节指骨外,其余病人的转移病灶均位于其末节指骨;有6例病人的患病手指既往曾有外伤史。结论传统的机械一解剖学说和种子一土壤学说的观点均不能解释原发性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故临床上如遇久治不愈的手指软组织炎症时,应想到是否有肿瘤细胞转移至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46~68岁。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FM),每组3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在切皮前5min输注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异丙酚0.25~0.5μg/(kg·min),术中根据BP、HR调整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的输住速率,术毕停止输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2~0.3mg,每60~90min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术中根据血压、心率间断静注芬太尼。分别记录二氧化碳气腹开始时(即),气腹后5min((T1),停药时(T2),睁眼时(T3)的SBP、DBP、HR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SBP、DBP和HR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P组呼吸开始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FM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