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应用人类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 array)探讨特发性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Symmetric FGR)的病因。【方法】对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且系列超声检查发现20周前已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征象的36例孕妇行羊水胎儿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核型正常的34例孕妇,应用人类全基因组SNParray对羊水中的胎儿细胞及父母双方的外周血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 【结果】 发现2例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mUPD 16),1例位点为16p12.2-p13.3,长度约为21.0Mbp和16q24.1-24.3,长度约为4.1 Mbp;另1例位点为16q21-q24.3,长度约为24.1 Mbp。【结论】 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可能与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基因有可能定位于16q24。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GDF9和骨形成蛋白BMP15)表达的影响及两组妇女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的不孕妇女共97例,分为4组:22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PCOS组)和18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PCOS组)的PCOS患者,28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对照组)和29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对照组)的正常排卵妇女。收集4组患者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采用巢式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正常排卵妇女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4.79 (2.96-109.73)和0.93 (0.05-3.65),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149.94 (55.38-387.93)和41.65 (6.50-96.11),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正常排卵妇女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02 (0.009-0.21)和0.008(0.001-0.16),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10 (0.06, 0.18)和0.02(0.01-0.03),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3.83 (2.29-65.72)和0.09 (0.05-29.32),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44.81 (5.93-489.19)和0.10 (0.05-11.44),两种因子的表达在未刺激组和卵巢刺激组均没有差异(P > 0.05)。在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11 (0.06, 0.16)和0.000 005(0.000 004 8-0.000 009),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05 (0.03, 0.09)和0.02(0.007-0.03), GDF9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低于未刺激组,而BMP15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控制性卵巢刺激可以促进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的表达,但是对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两种因子的表达没有促进作用,提示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的表达对卵巢刺激的反应性受到抑制,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从而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及其拮抗剂阿替美唑(Atip)预处理对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肠道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Dex预处理组(D1组),高剂量Dex预处理组(D2组),低剂量Atip+低剂量Dex预处理组(A1组),高剂量Atip+高剂量Dex预处理组(A2组)。术后8 h留取末端回肠与动脉血,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并行Chiu’s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内毒素(LPS)水平与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肠道MDA含量与SOD活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与ZO-1蛋白的表达。【结果】M组肠道病理损伤严重,LPS与MDA水平升高,紧密连接破坏;Dex预处理后,D2组较D1组肠道保护效应明显,LPS与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增强;相反,Atip+ Dex预处理后,Dex肠道保护效应显著减弱。【结论】 Dex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的肠道损伤,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能否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高糖+N-乙酰半胱氨酸(NA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凋亡;Western blot 及real time- PCR检测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检测足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结果】 高糖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MDA高于对照组(P < 0.05),而该组足细胞SOD、GSH及CAT低于对照组(P < 0.05);高糖+NAC组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 < 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总Nrf2及核Nrf2、 HO-1、NQO1的表达高于高糖组(P < 0.05),细胞内SOD、GSH及CAT高于高糖组(P < 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 < 0.05)。【结论】 激活 Nrf2通路降低高糖诱导足细胞的氧化应激,减轻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基因Mir-16在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16对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后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用MT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WIP1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验证在肺腺癌中WIP1是Mir-16的作用靶点。【结果】 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Mir-16呈低表达;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后表达上升,并可促进A549细胞的增值率明显降低;早期凋亡的细胞比例增加;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与各对照组相比,Mir-16显著抑制野生型WIP1-3’UTR表达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并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有望成为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7.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肺功能正常吸烟者外周血中Th17 、Treg细胞的表达。【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22例、吸烟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22例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的比例,ELISA 检测诱导痰IL-17、TGF-β1的水平。【结果】 急性加重期COPD组的外周血Th17比例(%)较稳定期COPD组增高(2.92 ± 0.16 vs 1.25±0.14,P < 0.001)、痰液IL-17水平(ng/L)较稳定期COPD组增高(82.33 ± 17.38 vs 12.64 ± 2.74,P < 0.001),外周血Treg比例(%)低于稳定期COPD组(8.52 ± 0.47 vs 11.45 ± 0.78,P < 0.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稳定期COPD组外周血中Th17比例与Treg比例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3和-0.674,P均< 0.001)。【结论】 急性加重期COPD的气道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以促炎的“Th17反应”占优势,稳定期COPD以“Treg反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房角狭窄者眼前段结构参数与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阳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房角狭窄者的眼前段生物学参数和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结果。所有患者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测量眼前段生物学参数,包括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PD)、晶状体矢高(LV)、周边虹膜厚度(IT)、虹膜膨隆度(IC)、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睫状突夹角(TCPA)和房角同位关闭的象限数(NPAC);所有患者均完成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比较暗室激发试验阳性者与阴者间的眼前段结构差异,分析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中眼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房角狭窄者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为27.3%;暗室试验中眼压升高的幅度与AOD(r = -0.249,P < 0.001)、IC(r = -0.125,P = 0.043)负相关,与 IT(r = 0.188,P = 0.002)、NPAC(r = 0.305,P < 0.001)正相关;暗室试验阳性者的IT和NPAC大于阴性者,AOD小于阴性者。【结论】房角和虹膜参数与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结果相关,房角狭窄、房角同位关闭、厚虹膜是暗室激发试验阳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摘 要: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NSC)体外培养方案,使NSC的体外可以得到增殖和分化,并检测NSC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SD大鼠胚胎端脑,无血清悬浮培养,形成P2代神经球后,将神经球消化成单细胞,分为神经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并对两种不同培养方式下的NSC进行干性鉴定和分化能力鉴定。用不同浓度(20、40、80 μg/L)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诱导NSC分化,选出最合适的浓度。用BDNF最佳诱导浓度诱导NSC分化,Q-PCR检测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结果】神经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均可得到的NSC;分化3 d后,在不加入任何诱导因素的情况下,单层贴壁培养的NSC能更高比例[(19.55 ± 1.09)%]地分化为β-tubulin Ⅲ阳性细胞;BDNF 40 μg/L能诱导出更多的β-tubulin Ⅲ阳性细胞[(34.17 ± 0.60)%];在分化1、3 和7 d时,Q-OCR结果表明MASH1在BDNF诱导下组较NSC和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单层贴壁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更利于分化为神经元,BDNF为40 μg/L时能诱导出更高比例的神经元,BDNF可以诱导MASH1在NSC分化过程中表达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0.
摘 要:【目的】 构建和表达登革病毒4型病毒样颗粒,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用RT-PCR法扩增DENV4-prM/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APZ-sprM/E-D4,转化X33酵母菌株,SDS-PAGE、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切片电镜检测病毒样颗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免疫三组Balb/C小鼠,每组15只。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血清与天然病毒粒子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淋巴细胞表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分泌IFN-γ、TNF-α和IL-10的细胞。【结果】重组质粒在酵母中以病毒样颗粒形式表达,为直径20 ~ 30 nm的球形颗粒,VLP免疫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与灭活病毒组相似,流式及ELISPOT结果提示DENV4-VLP与灭活病毒组相似,用登革病毒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TNF-α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各组分泌IL-10细胞数目的整体水平均不高。【结论】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获得了DENV4-VL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并能诱导Th1型免疫应答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