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年来,癌症患者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癌症已成为一种慢性病,在其治疗中关注和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和权利日益凸显。从肿瘤生殖学(Oncofertility)出发,治疗前对肿瘤患者的疾病恶性程度评估极为重要;在选择放化疗时,也需充分考虑到化疗药物及放射线对生殖器官和功能的损伤。当前,在妇科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已有保护生育功能的治疗常规,新的方法也在不断探讨。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治手段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获得有质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建立缺血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 重组慢病毒成功转染MSC。缺血缺氧环境下,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3.66 ± 0.20)%,低于空载体组的(21.86 ± 0.43)%和空白对照组的(22.28 ± 0.48)%(P < 0.01)。沉默caspase-3后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 < 0.05)。【结论】 沉默caspase-3能显著提高MSC在缺血缺氧环境下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亲环素A(CyPA)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联系。【方法】 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新诊断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V)各30例,于空腹状态采集血样,并记录患者的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毕氏AS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Westernblot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中CyPA蛋白及mRNA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水平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及mRNA半定量值分别为0.98 ± 0.28及0.77 ± 0.10,均显著高于HV的0.30 ± 0.21及0.17 ± 0.11(P< 0.05)。Pearson相关分析则提示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与ESR (r = 0.521,P < 0.05)及CRP (r = 0.394, P< 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AS患者PBMC中CyPA表达较HV上调,且与ESR及CRP密切关联,提示CyPA可能在AS发病及炎症活动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Ⅳ型胶原(Ⅳ—C),免疫发光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转铁蛋白(TF),终点法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酸酶(NAG),Jaffe法测定尿肌酐(Cr)。结果健康对照组中尿TF/Cr为(1.10±0.76)mg/mmol、mAlb/Cr为(1.50±0.81)mg/mmol、NAG/Cr为(5.65±2.40)U/g、RBP/Cr为(2.15±0.93)mg/mmol及Ⅳ—C的含量为(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inAlb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AG、RBP、TF及Ⅳ-C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mAlb/Cr、NAG/Cr、RBP/Cr、TF/Cr及Ⅳ-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NAG、RBP、TF及Ⅳ-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癌组织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的方法。方法 提取组织标本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产物连接到T载体,筛选重组体,将重组体再培养纯化,制备β-tubulinⅢ和看家基因β-actin的标准品,测序验证读码框的正确性。结果 以Ct值为纵坐标,5 ~ 7个不同浓度的β-tubulinⅢ和β-actin标准品的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结论 构建的两个基因β- tubulinⅢ和β-actin的标准品可以得到良好的标准曲线,且标准曲线显示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临床标准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人类胃癌低分化细胞系SGC-7901体外培养、传代并扩增后,收集细胞行皮下种植成瘤,鼠间传代至第6代,以皮下肿瘤组织块原位种植于裸鼠胃壁建立动物模型。种植后第9周处死裸鼠,观察原位种植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测定荷瘤裸鼠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结果 原位移植瘤种植成功率100 %,胃周淋巴结转移率93.3 %,移植瘤可发生局部浸润及远处脏器转移,荷瘤裸鼠CEA值明显高于正常裸鼠(P<0.01)。结论 应用SGC-7901细胞系可成功建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p53、p16、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食管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初治食管癌病例118例,对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 118例食管癌中,p53、 p16、PCNA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0 %、42 %、97 %,p53、PCNA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而p16蛋白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性(P<0.01); 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70 %,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和P<0.01)。结论 在食管癌组织中,突变p53与PCNA蛋白表达,二者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不作为独立预后判断因素。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与p16失活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应行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  相似文献   
138.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其中治疗组化疗前24 h给予rhG-CSF 150 μ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不给予rhG-CSF。结果 入组52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WBC<4.0×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19.23 %和53.85 %(P<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Ⅰ度分别为7.69 %和19.23 %,Ⅱ度7.69 %和15.39 %,Ⅲ度3.85 %和1.54 %,Ⅳ度0和7.69 %; 持续时间分别为1.27 d和4.04 d(P<0.05);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69 %和26.92 %(P<0.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85 %和26.92 %(P<0.05)。rhG-CSF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头晕等。结论 化疗前应用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降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9.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近期疗效。方法 34例符合条件的局限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化放交替组和化放序贯组。所有患者均行CE方案(卡铂3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依托泊苷1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及CAP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多柔比星4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顺铂50 mg,静脉滴注第3天至第5天)交替化疗,3周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放疗均为常规分割,DT 60 Gy/30次。结果 交替组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率64.7 %,部分缓解(PR)率29.4 %,无变化(NR)率5.9 %,进展(PD)率0。序惯组化疗结束后CR率23.5 %,PR率52.9 %,NR率23.5 %,PD率0,再加用放疗后CR率58.8 %,PR率35.3 %,NR率5.9 %,PD率0。结论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期SCLC近期效果满意,化放交替组和化放序贯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药物性肺损伤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过,总结血液肿瘤患者急性药物性肺损伤的临床规律。方法 从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南方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急性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标准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急性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标准: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和肺栓塞;影像学以弥漫性肺间质浸润为主;抗感染治疗无改善,病原学检查阴性;停用药物、予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结果 诊断急性药物性肺损伤4例,药物分别为伊马替尼、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和博来霉素,相应原发病分别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3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伊马替尼、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和博来霉素可导致急性药物性肺损伤,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