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957篇
  免费   11757篇
  国内免费   5255篇
耳鼻咽喉   1777篇
儿科学   1791篇
妇产科学   867篇
基础医学   6977篇
口腔科学   470篇
临床医学   25806篇
内科学   13293篇
皮肤病学   705篇
神经病学   10605篇
特种医学   59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1篇
外科学   5627篇
综合类   63182篇
预防医学   14608篇
眼科学   629篇
药学   22092篇
  306篇
中国医学   78943篇
肿瘤学   3173篇
  2024年   1884篇
  2023年   5727篇
  2022年   5496篇
  2021年   6567篇
  2020年   5513篇
  2019年   5316篇
  2018年   2573篇
  2017年   4670篇
  2016年   5349篇
  2015年   6279篇
  2014年   13219篇
  2013年   11812篇
  2012年   14725篇
  2011年   16422篇
  2010年   16542篇
  2009年   13590篇
  2008年   13641篇
  2007年   11740篇
  2006年   13282篇
  2005年   15606篇
  2004年   10667篇
  2003年   9263篇
  2002年   6787篇
  2001年   6102篇
  2000年   4447篇
  1999年   4026篇
  1998年   3886篇
  1997年   3805篇
  1996年   3763篇
  1995年   3114篇
  1994年   2755篇
  1993年   1475篇
  1992年   1321篇
  1991年   1224篇
  1990年   1588篇
  1989年   1288篇
  1988年   488篇
  1987年   291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86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58年   5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28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长期随访过程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筛选2008年至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脑出血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脑出血后6个月内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37例纳入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均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或氯吡格雷75 mg/d),未在脑出血后6个月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101例纳入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并记录随访期两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发生情况;有条件的患者在随访满36个月时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序列检查脑微出血情况,并采用MARS评分分级。结果随访完成时,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8.1%(3/37),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16.8%(17/1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5);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2.7%(1/37),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3.0%(3/1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8)。87例患者完成了MRI-SWI检查,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MARS评分2~3级(代表较严重微出血)的比例为12.0%(3/25),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为9.7%(6/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3)。结论脑出血后整体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比例较低,脑出血后6个月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不明显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复发以及严重脑微出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和该病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晚期妊娠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A,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B,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C。另外选取健康的未孕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四组之间的血浆BNP水平。结果:通过检测,观察组患者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B、C三组两两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血浆中BNP的含量和疾病的发生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判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2000-2001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模式联合临床指导训练在糖尿病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伴糖尿病术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护理,中医康复组给予中医适宜护理技术联合临床指导训练。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术后血糖水平。结果中医康复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中医康复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等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康复组术后空腹血糖、术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联合临床指导训练可有效提升糖尿病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稳定血糖水平,值得深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绝经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评价温阳益气方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中医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乳腺癌术后绝经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实施温阳益气方治疗,将两组的生活质量以及中医症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中医症状情况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情况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能调节乳腺癌术后绝经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肖燕  徐雪梅  袁玲 《四川中医》2020,38(6):205-209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0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累及部位、血清炎症因子[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β_2-微球蛋白(β_2-MG)]、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指数(DLQ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瘙痒程度评分及累及部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TH、P、β_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及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朱蕗鋆 《中医临床研究》2020,(5):F0002-F0002
“花钱少,疗效好”是新一轮医改中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肯定。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于各项政策机制保障了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挥。然而,由于当前有些政策体系并不健全和完善,出现了诸如中医药服务特点尚未能充分体现,部分中医诊疗服务收费尚有不合理,一些中医医师和中医医院更倾向于用酋医治疗来体现自身劳动价值、缓解经费压力等问题,制约了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0.
<正>有时候,痴呆有多种原因。了解诊断知识有助于制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患痴呆的最常见原因,是约80%患者的病因。随着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异常蛋白开始在脑部堆积,影响记忆力、推理能力、计划能力和其他大脑功能。但其他原因也可导致痴呆。老年人常见的痴呆为血管性痴呆,即供应血液至大脑的动脉被堵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