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39篇 |
免费 | 407篇 |
国内免费 | 1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143篇 |
妇产科学 | 56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661篇 |
内科学 | 650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110篇 |
特种医学 | 48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2156篇 |
综合类 | 6093篇 |
预防医学 | 1039篇 |
眼科学 | 92篇 |
药学 | 2666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2264篇 |
肿瘤学 | 2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393篇 |
2020年 | 259篇 |
2019年 | 290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305篇 |
2016年 | 360篇 |
2015年 | 453篇 |
2014年 | 1005篇 |
2013年 | 1000篇 |
2012年 | 1219篇 |
2011年 | 1414篇 |
2010年 | 1289篇 |
2009年 | 1278篇 |
2008年 | 1176篇 |
2007年 | 1025篇 |
2006年 | 927篇 |
2005年 | 920篇 |
2004年 | 822篇 |
2003年 | 726篇 |
2002年 | 650篇 |
2001年 | 556篇 |
2000年 | 436篇 |
1999年 | 312篇 |
1998年 | 279篇 |
1997年 | 272篇 |
1996年 | 245篇 |
1995年 | 180篇 |
1994年 | 151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西沙比利每次10~20mg口服,每天3次,同时配合补液支持治疗长春新碱所致麻痹性肠梗阻15例,与既往补液支持治疗18例比较。结果:肠梗阻缓解时间西沙比利治疗组比支持治疗组平均缩短1.7天,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西沙比利可明显缩短肠梗阻时间,是长春新碱所致麻痹性肠梗阻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33例疗效分析山西医学院(030001)白德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沈富华手术、外伤、炎症、饮食不当等均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我院从1986年8月~1993年8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3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一般资... 相似文献
73.
周月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1):63-64
肠梗阻属外科急腹症,也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也不低,它虽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却是临床医生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95年来收治1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75.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EPII)是由于腹部术后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发生率占肠梗阻的1%~ 2 %。我院自 1980~ 2 0 0 0年 ,发现EPII 2 6例 ,早期由于认识不足 ,经手术后才能证实。近几年 ,在严密的观察下行保守治疗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 18~ 60(平均 3 1.3 )岁 ;出血后手术 9例 ,穿孔化脓性手术 12例 ,结肠手术 5例。1.2 临床症状及诊断 EPII具有普通肠梗阻的三大症状 :呕吐、腹痛腹胀和肛… 相似文献
76.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祖国医学认为 :大小肠为“传化之腑” ,其功能为“泄而不藏”以通为用 ,“以泄塞上逆”为病。六淫、七情、饮食不节均能引起腑气不通 ,阴阳关格 ,或津液燥竭 ,糟粕痞结 ,使肠道阻塞 ,大便秘结 ,不通致病。本文将该病的体会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中 ,男 16例 ,女 2例。年龄 2 0~ 6 5岁。其中 ,粘连性肠梗阻 16例 ,肠扭转 2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基础疗法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酸碱紊乱、电解质紊乱。1 2 2 大承气汤中药灌注 ,取其“急下存阳”之意。1 3 治疗效果18例中 … 相似文献
77.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十年来经手术证实的29例蛔虫性肠梗阻.其中,蛔虫性单纯性肠梗阻23例,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6例.通过手术所见与临床X线表现对照分析,认为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在腹部X线平片上有特征性的表现,对病因及病理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1 临床分析
1.1 单纯性蛔虫肠梗阻23例男13例,女10例.23例均有脐周阵发性腹痛.8例有呕吐,4例吐出蛔虫.11例腹部扪及可以变形的肿块,18例肠鸣音亢进.
1.2 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10岁.6例都有腹部阵痛转为持续性疼痛,发热,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增多.1例血压下降.
2 X线表现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
2.1 蛔虫性单纯性肠梗阻23例 23例腹部X线立、卧位平片均可见扩张肠曲伴液气面影,扩张肠曲均为小肠.20例X线见蛔虫团影,其中,蛔虫团呈放射球状8例,绳头状8例,漩涡状2例,发辫状2例.蛔虫团影都在扩张肠曲的下方.位于右下腹12例,中下腹7例,左下腹1例.手术见部分小肠扩张充气,均无肠坏死,有3例小肠颜色局部变深.20例蛔虫团在小肠肠内,3例小肠和结肠内都有蛔虫团.均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蛔虫数在90~200条,部分蛔虫仍活着.
2.2 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6例 6例腹部X线片均可见蛔虫团影,蛔虫团影较大,直径均大于15cm.5例能见到蛔虫团内大量虫腔内含气影,呈细线状透明影.特别在无气的小肠区内更清楚,呈细线状球状密度减低影.蛔虫团的位置较特殊,6例均在扩张肠曲的上方.在左上方3例,中上方3例.可见空回肠换位征2例.长液面征2例,腹腔积液征2例.手术所见:6例均有肠扭转180o~720o,蛔虫团在闭袢上回肠内.均有肠坏死及腹腔积液.蛔虫数最少者在100条以上,多者达500条以上,混有残渣,虫体多已严重腐烂,呈乳白色,触之有恶臭气泡冒出,肠液多呈褐色或血色.
3 讨论
3.1 蛔虫性肠梗阻在农村较城市发病率为高,多见于2~10岁儿童,好发于回肠.蛔虫结聚成团并引起所在肠管发生痉挛而致肠腔阻塞,梗阻多为不完全性.临床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呕吐,可吐出蛔虫.扪及可以变形变位的条索状腹部团块,并随肠管收缩而变硬.腹部X线平片往往可看到成团的虫体阴影,并见扩张充气液面的肠曲.诊断一般不难.
3.2 值得重视的是,少数蛔虫团肠梗阻并发肠扭转.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则预后差.本组病例通过手术所见及X线影像的回顾性对照研究认为: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有下述较为特殊的X线表现,对诊断很有价值.
3.2.1 蛔虫团影位于扩张肠曲的上方.这是诊断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的一种可靠的X线征像.由于肠扭转,蛔虫团与扩张肠曲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化,造成蛔虫团影位于扩张肠曲的正上方或两侧上方.其位置与肠扭转的方向和程度有关.而蛔虫性单纯性肠梗阻的蛔虫团影均在扩张肠曲的下方.手术中见6例有180o~720o肠扭转,这6例中有5例X线腹片清晰可见蛔虫团在扩张肠曲的止方,1例腹片欠清晰,但仍可见比征像.蛔虫性肠梗阻并发肠扭转的原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其相关的因素有:肠系膜过长;肠系膜附着部缺损或不附着;梗阻肠管的重心作用;蛔虫团活跃窜绕,强烈刺激引发肠痉挛;蛔虫死后的毒素刺激加重肠痉挛.
3.2.2 空回肠转位征这是肠扭转的直接X征像.是由于肠扭转,空肠和回肠位置反转而显影.在本组6例中,只有2例出现此征像.
3.2.3 蛔虫团中有大量虫腔内细线状透明影特别在无气小肠区内,见到细线球状透明的蛔虫团影,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征像的形成是蛔虫死前吞食肠气和死后迅速自溶性严重腐烂,厌氧菌产气而形成虫腔内充气的结果.而在单纯性肠梗阻的蛔虫团中,只见到很少量虫腔内有含气的透明影.所以,当发现蛔虫团中有大量虫腔内含气,将高度提示并发肠扭转的可能.
3.2.4 蛔虫团影大与蛔虫性单纯性肠梗阻对照,有肠扭转的蛔虫团明显要大,直径都在15cm以上.这一征像可作为诊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78.
龙双喜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1)
目的 探讨一种既能解除梗阻又能避免肠瘘和再粘连的治疗结核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方法 选择结核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32例 ,均由不完全性肠梗阻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经内科治疗无效。采用胃肠减压 ,剖腹分离壁脏腹膜 ,腹腔注入氧气和抗结核药物及胃管内给药等综合措施 ,肠内容物减少 ,静脉和淋巴回流增加 ,血氧浓度增加 ,组织缺血、缺氧改善 ,炎性水肿消退 ,肠蠕动恢复 ,梗阻解除。结果 本组患者除 1例自动出院外 (后死於衰竭 ) ,其余 31例均在 96h内解除梗阻。 1年内追踪无复发 ,无 1例肠瘘发生。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 ,安全有效 ,可推荐为治疗结核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江跃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49-149
笔者于 1 993年 5月至 1 997年 6月间采用胃管及肛管置入同时灌注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35例 ,依据上攻下吸冲开狭窄、解除梗阻这一思路在临床上进行了尝试 ,结果比单纯使用胃管灌注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 ,男 2 7例 ,女 8例 ;年龄 2 0~ 6 0岁 ;阑尾炎术后 2 9例 ,胃肠穿孔术后 3例 ,腹部开放性损伤术后 1例 ,患者不明腹部手术 2例 ;病程 6个月~ 1 0 a;全部病例均为单纯性完全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有阵发性腹痛 ,腹部肠型 ,可闻及气过水声 ,X线检查提示肠腔充气有多个液平面 ,但无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8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梗阻是上腹部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理分型,但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发生诸如肠瘘、重症感染及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并发症,故一直为广大外科医生所重视。以下是作者自1996年以来治疗的早期炎性肠梗阻5例,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性,72岁。因胆石症急性发作,伴有黄疸,行急性胆囊切除,胆总管探察。术中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有化脓性炎症。术后第6天出现腹痛,并进行性加重,腹胀明显,无排气,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腹部可见肠型,脐周压痛明显。腹部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腹平片显示:肠腔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