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217篇
中国医学   49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刘军锋  高锦成  张红  党秋萍 《陕西中医》2009,30(11):1533-1535
目的:优选十里铺海鹿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川续断皂苷Ⅵ为指标,再结合干膏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经验证试验证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煎煮3次,每次1.5h,所得浸膏得率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52.
笔者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应用鹿瓜多肽对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对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鹿药Smilacina japonica是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尤其在民族药方面应用较多,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需求增加,因此对鹿药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增多。鹿药属植物含有甾体、黄酮、多糖、氨基酸、酚酸、酰胺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鹿药、管花鹿药S.henryi、高大鹿药S.atropurpurea等鹿药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鹿药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医药保健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病例] 男,71岁.主因间断下肢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15年余,加重5 d入院.门诊查血尿酸418 μmol/L,尿pH 6.0;摄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胃镜检查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踝关节红肿压痛阳性,双膝关节研磨征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愈合的影响和消肿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四肢骨折术后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为治疗组,同时一般治疗104例为对照组,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消肿止痛效果.结果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组在促进肿胀消退、降低术后的疼痛强度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促进骨折愈合,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2.2~4.3周,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促进四肢骨折的愈合,促进肿胀消退,减轻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将鹿胍多肽应用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按照药物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5)。对照组予以利塞膦酸钠单独给药治疗,观察组使用了利塞膦酸钠+鹿胍多肽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应激反应指标Cor、NE、ALD、骨代谢BGP、PTH、BALP、C1CP等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能力方面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结果:观察组BALP(26. 92±2. 67) 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CTX(0. 33±0. 14) mg/m L、BGP(5. 71±1. 25)μg/L、P1NP(47. 33±4. 14) mg/m L、PTH(31. 38±3. 17) pg/m L、C1CP(7. 07±0. 91)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AngⅠ(3. 38±0. 46) pg/m L、E(71. 46±3. 71) ng/m L、ALD(96. 92±5. 38) pg/m L、AngⅡ(31. 47±2. 75) p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NE(96. 71±4. 64) ng/m L、Cor(278. 87±12. 57) 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总分(43. 34±4. 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 83±3. 04)分(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 94%,与对照组73. 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38,P 0. 05)结论: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骨组织修复的治疗,可给予鹿胍多肽作为辅助药物,鹿胍多肽具有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骨代谢修复的作用,提供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7.
HPLC-ELSD测定芪鹿益肾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陈岳蓉  马玲云  马双成 《中成药》2004,26(8):629-631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芪鹿益肾片(黄芪、鹿衔草、白术、茯苓、党参等)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IQ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为1.0mL·min-1;柱温:25℃;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氮气流速2.6m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2.288~22.88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中药烫熨、微波、中频脉冲联合西医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1)卧床休息,不可负重;(2)灯盏花注射液40mL、鹿瓜多肽针6mL,静滴,1次/d;疼痛明显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50mg,2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烫熨、微波、中频脉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评分,15d为1疗程,治疗1疗程,随访1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8.3个月,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治疗后复发2例,时间分别为治疗后7个月和9个月。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烫熨、微波、中频脉冲联合西医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从血管生成角度探索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白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对照组(15只)、他莫昔芬组(10只)、仙鹿高剂量组(10只)、仙鹿中剂量组(10只)及仙鹿低剂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小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3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各组小鼠乳腺组织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鹿消癖胶囊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仙鹿消癖胶囊各剂量组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仙鹿高剂量组与他莫昔芬组比较,VEGF、bFGF、MV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鹿消癖胶囊通过抑制乳腺增生组织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过度表达,抑制乳腺组织中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0.
大黄橐吾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橐吾(Ligularia duciformis)为菊科橐吾属植物,据报道有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等功效。为寻找其生物活性成分,对其根和根茎的8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溶剂萃取和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从乙酸乙酯部位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咖啡酸-(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酯(I),6β,8β-双羟基雅槛蓝-7(11)-烯-12,8α-内酯(II),6β,8α-双羟基雅槛蓝-7(11)-烯-12,8β-内酯(III),6β-羟基雅槛蓝-7(11)-烯-12,8α内酯(IV),豆甾醇(V),胡萝卜苷(VI)。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的止咳作用正在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