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骨碎补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中低压ODS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骨碎补中分离并鉴定9个化合物:柚皮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2)、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4-O-β-D-吡喃葡萄糖基香豆酸(4)、对羟基反式肉桂酸(5)、反式桂皮酸(6)、3,4-二羟基苯甲酸(7)、5-羟甲基糠醛(8)、蔗糖(9)。结论化合物2、5、6、8和9为首次从槲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Ⅰ型胶原表达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40只,月龄10个月,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第8天开始药物干预,实验组予以骨碎补总黄酮浓缩液2 mL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倍美力混悬剂2 mL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2 mL灌胃;均每日1次。药物干预6个月后,比较各组大鼠骨密度、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比值、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尿肌酐比值及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含量;并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6个月后,各组大鼠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87±0.017)g·cm^-2,(0.362±0.031)g·cm^-2,(0.207±0.008)g·cm^-2,(0.291±0.015)g·cm^-2;F=104.317,P=0.000)];实验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0),高于模型组(P=0.000),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4);空白对照组高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00,P=0.000);模型组低于阳性对照组(P=0.000)。各组间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比值(3.381±0.202,2.462±0.310,4.526±0.243,3.232±0.191)、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尿肌酐比值(10.901±1.265,8.638±1.036,13.392±1.959,10.516±1.362)及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含量[(232.081±28.452)μg·mL-1,(184.443±19.250)μg·mL-1,(283.262±33.628)μg·mL-1,(238.861±26.685)μg·mL-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4.841,P=0.000;F=18.277,P=0.000;F=21.648,P=0.000);实验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实验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P=0.002);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7,P=0.521,P=0.589);空白对照组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相似文献   
83.
背景:自体髂骨移植一直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其来源有限。目的:验证应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建立双侧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骨修复材料+骨碎补总黄酮组采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修复大鼠颅骨缺损:骨修复材料+去离子水组采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去离子水灌胃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羟基磷灰石+去离子水组采用羟基磷灰石结合去离子水灌胃修复大鼠颅骨缺损,1次/d,持续8周。于建模后2,4,8周取颅骨标本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组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速度较慢;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组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较羟基磷灰石组快,利于血管及纤维组织长入;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可以促进血管及纤维组织长入材料,促进成骨。与羟基磷灰石相比,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可促进新骨形成,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8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骨碎补-淫羊藿"的活性成分,联合Uni Prot数据库预测其调控靶点,并根据GEO数据库预测治疗骨质疏松的靶点。借助R语言获取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得到活性成分39个,治疗靶点17个。蛋白互作网络中的核心靶点主要有ESR1、PRKDC、HSPA8、EP300和HSP90AA1。DAVID富集分析主要涵盖异源代谢、固醇代谢及破骨细胞分化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涉及MAPK、NF-κB、PI3KAKT及HIF-1等信号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对"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分析不仅能识别目前已知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还可为进一步研究"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应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Injectable Bone Regeneration Composite,IBRC﹚结合骨碎补总黄酮﹙As-semble Flavone Of Rhizome Drynaria,AFDR﹚修复大鼠极量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制成颅骨极量骨缺损﹙Critical Size Defects,CSDs﹚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IBRC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结合去离子水﹙DeionizedWater,DW﹚灌胃13只;B组IBRC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结合AFDR灌胃13只;C组IBRC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结合DW灌胃14只。术后2、4、6、8周各组随机处死2只大鼠取材做HE和Masson组织学观察,并于4、8、12周各组随机处死1只大鼠行Micro-CT扫描。结果单用IBRC修复极量骨缺损有作用,但骨痂生成慢;结合AFDR灌胃可以促进血管及纤维组织长入材料,促进成骨,但不及IBRC复合rhBMP2的修复速度及质量。结论 IBRC结合AFDR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可促进新骨形成,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虽然逊于IBRC复合rhBMP2的效果,但从安全、经济以及对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等方面考虑,有其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骨关节炎(oste膝关节病rthritis,膝关节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的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很多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蹲不下站不起,上下楼费劲打软,久坐站立时膝关节僵硬迈不开步.目的:了解中药成分通过穴位刺激对骨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及软骨再生的作用.方法:利用CUBA干式超声跟骨骨密度分析仪等对骨密度及增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软骨组织有再生迹象.结论:通过穴位刺激,骨碎补、川断续、怀牛膝等可促使软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87.
《中成药》2019,(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淫羊藿-骨碎补药对中朝藿定A、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有量。方法淫羊藿-骨碎补饮片6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采用Waters X Bridge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5.06%~103.9%,RSD 1.1%~2.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淫羊藿-骨碎补药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骨碎补-续断药对对成骨/破骨代谢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制备空白、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的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ALP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成骨和矿化能力的影响;采用CCK-8法和TRAP染色法观察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增殖和破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分析药物的可能作用靶点,并结合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验证。结果 中剂量和高剂量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同时,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ALP活性和钙化能力,抑制RAW264.7细胞的TRAP活性,中剂量和高剂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骨碎补-续断药对的可能作用靶点涉及HIF1ɑ,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证实中剂量含药血清可提高MC3T3-1细胞Hif1ɑ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RAW264.7细胞的HIF1ɑ蛋白水平。结论 骨碎补-续断药对具有促进成骨代谢,抑制破骨代谢的作用,HIF...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骨碎补乙醇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低下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0.05 g/kg),骨碎补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5、5和10 g/kg),每组10只。4个给药组按10 m L/kg容积灌胃给药20 d,空白对照组和低下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于给药的第11~13天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超敏反应,脾组织病理切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T细胞数,脾组织IFN-γ、IL-4 mRNA的表达等指标。结果 5 g/kg和10 g/kg骨碎补醇提物可以增强小鼠刀豆蛋白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提高外周血CD4+T细胞数、CD_4~+/CD_8~+比值、脾组织IFN-γmRNA的表达以及IFN-γ/IL-4比值;可以降低外周血CD_8~+T细胞数以及脾组织IL-4 mRNA的表达;但对脂多糖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骨碎补醇提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模型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复制SD大鼠股骨中段临界骨缺损模型,并在骨缺损区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旷置诱导生物膜形成。从术后第1天开始,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骨碎补总黄酮高、中、低剂量(0.44、0.22、0.11 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6周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诱导膜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诱导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诱导膜组织形成的新生血管多于其余各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诱导膜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除VEGF mRNA指标外,其余指标的表达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在诱导膜形成期可促进TGF-β1及VEGF的表达,加速血管化进程,促进后期骨缺损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