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诱导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填充组和填充+TFDR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长段骨缺损模型,模型组骨缺损处仅克氏针固定,填充组及填充+TFDR组骨缺损处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并用克氏针固定;填充+TFDR组ig给予TFDR (67.5 mg/kg),模型组及填充组ig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切取骨水泥周围包绕的白色膜状物,模型组切取对应阶段的瘢痕组织,Elisa定量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诱导膜中BMP-2、VEGF表达变化。结果 填充组BMP-2、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填充+TFDR组BMP-2、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填充组和模型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相同趋势。结论 TFDR促进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龈指数( GI)、牙周袋深度( PD)、附着丧失程度(AL)及龈沟液中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e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阳性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每组14只。 C组和T组建立牙周炎模型后,C组给米诺环素软膏治疗,T组给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治疗,均为每周上药1次共4次,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GI、PD、AL及龈沟液中IL-4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C组和T组GI、PD、A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8.05)。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05),治疗后显著增高( P <0.05),且T组明显高于C组( P <0.05);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治疗后显著降低( P <0.05),T组和C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能明显改善牙周炎临床症状,显著降低龈沟液中TNF-α水平,提高龈沟液中IL-4水平。  相似文献   
23.
文题释义: 骨碎补总黄酮:是由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是皮肤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分子信号,调控毛囊的生长发育和毛囊干细胞的迁移分化。β-catenin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是Wnt信号通路激活的一种重要的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能够进入细胞核内传递Wnt信号,进一步激活靶基因开始转录,启动细胞增殖周期。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 mg/L和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进行药物干预,以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为阳性对照组。分组如下:①正常组;②DKK1组:Wnt通路抑制剂DKK1      (0.1 mg/L)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③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④DKK1+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⑤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⑥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⑦DKK1+纳米骨+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⑧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在干预24,48 h后收获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Wnt/β-catenin通路中Wnt与LRP结合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Cyclin D1、RUNX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显示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棕黄色染色较明显,表明Wnt与LRP结合较其他组更好;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β-catenin、LRP5、RUNX2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说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骨碎补总黄酮诱导的基因活化呈剂量依赖性。 ORCID: 0000-0002-2031-8644(李晋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4.
背景:补肾中药为骨伤科常用药,但对不同有效成分用于骨愈合的比较研究尚缺乏。 目的:观察不同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骨损伤大鼠骨愈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并分别用提取的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菟丝子总黄酮、柚皮甙、槲皮素,以及橙皮甙对造模大鼠进行灌胃治疗。21 d后取血及骨标本,检测大鼠骨愈合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与结论:不同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均对骨愈合有益,且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效果优于其他4种药物。骨碎补总黄酮和淫羊藿总黄酮可有效抑制低剪切速下大鼠的血液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P < 0.05),但对红细胞变形性无显著作用。说明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可促进骨损伤的愈合,且对血液流变学有一定作用,以骨碎补总黄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5.
骨碎补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以体积分数50%乙醇洗脱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与结论从骨碎补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50%乙醇洗脱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学成分。分别为:山柰酚7-O-α-呋喃阿拉伯糖(1)、紫云英苷(2)、阿福豆苷(3)、北美圣草索(4)、3-乙酰胺基-4-羟基苯甲酸(5)、5-乙氧基-2-羟基苯甲酸乙酯(6)、β-谷甾醇(7)。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6.
岳春华  李顺祥 《中草药》2008,39(4):529-531
目的 建立从骨碎补中制备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对照品的方法.方法 结合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色谱、中性氧化铝吸附、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骨碎补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IR、UV、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制备得到的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质量分数分别为99.5 %、99.3%.结论 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对照品质量分数高,可作为骨碎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骨碎补药材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27.
王允  刘毅  姚干 《中国药业》2007,16(6):63-63
骨碎补是一味传统中药,其制剂与饮片临床广泛应用,常用于预防骨质疏松和调节血脂。骨碎补提取方法主要有醇提法、超声醇提取法及水煎法等,其中补黄酮的含量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柏皮苷的含量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今后开发研究的重点应是正确选择炮制方法、总黄酮提取纯化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优化骨碎补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浸泡时间、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骨碎补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溶剂倍量>提取次数>浸泡时间>超声时间,最佳因素水平为加60倍量的水,浸泡4 h,超声提取4次,每次20 min。结论 超声提取与常规的提取方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Ⅰ组)、美洛昔康加阿米替林(Ⅱ组),骨碎补总黄酮(Ⅲ组),骨碎补总黄酮加阿米替林(Ⅳ组),美洛昔康、骨碎补总黄酮、阿米替林3药联合(Ⅴ组),均治疗3 mo,记录各组治疗前和3 mo末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3 mo末,共有142例病人完成试验。Ⅱ、Ⅲ、Ⅳ、Ⅴ组与治疗前及Ⅰ组比较,其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Ⅱ、Ⅲ、Ⅳ组之间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Ⅴ组与Ⅱ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而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0.
从性状特征、显微鉴别2个方面阐述了骨碎补鉴别方法,及其所具有的特征。并认为,应与国家药典规定相适应,以槲蕨作为骨碎补药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