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药房》2019,(10):1321-1327
目的:探究载骨碎补总黄酮磷酸钙骨水泥对骨缺损模型大鼠诱导膜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磷酸钙骨水泥(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为载体,以强骨胶囊内容物(有效成分为骨碎补总黄酮)制备载药CPC和载药PMMA骨水泥。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载药CPC组、载药PMMA骨水泥组、未载药CPC组、未载药PMMA骨水泥组,每组16只。分离大鼠股骨并行截骨,以制备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植入相应骨水泥。造模4周后,各组大鼠切开并保护好诱导膜,取出骨水泥,植入自体松质骨。于造模后第4周对大鼠后肢骨进行X射线拍片;于造模后第4周和植骨后第6周时分别取大鼠骨缺损区诱导膜和新生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诱导膜组织形态学,并测定新生骨组织的骨小梁宽度及成骨细胞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膜中人骨成型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新生骨组织中Smad1、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其余3组比较,载药CPC组大鼠骨缺损区的骨水泥降解更明显,且可见诱导膜组织形成,骨缺损区域更小;诱导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丰富、排列有序;新生骨组织中骨小梁宽度及成骨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诱导膜中BMP-2、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新生骨组织中Smad1、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载骨碎补总黄酮CPC具有促进骨缺损模型大鼠诱导膜成骨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激活BMP-2/Smad通路,从而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同时通过提高VEGF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加快形成毛细血管网,从而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单独培养,按照干预药物浓度(mmol·L-1)分为:骨碎补总黄酮10-4 mmol·L-1组、10-6 mmol·L-1组、10-8 mmol·L-1组和淫羊藿苷10-4 mmol·L-1组、10-6 mmol·L-1组、10-8 mmol·L-1组。运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在实验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时观察其增殖情况。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in-cell 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细胞增殖能力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药物作用第5天,骨碎补总黄酮10-6 mmol·L-1、10-8 mmol·L-1组和淫羊藿苷10-4 mmol·L-1、10-6 mmol·L-1、10-8 mmol·L-1组增殖能力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作用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第9天时,骨碎补总黄酮10-6 mmol·L-1组、淫羊藿苷10-6 mmol·L-1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量是优于对照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可以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10-6 mmol·L-1的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对BALP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碎补中有效成分柚皮苷的含量与习用品光亮密网蕨中柚皮苷含量的比较。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骨碎补与习用品光亮密网蕨中的柚皮苷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骨碎补与习用品中光亮密网蕨中的柚皮苷含量进行测定。测定柚皮苷采用Hypersel C18柱;以甲醇-醋酸-水(35∶4∶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薄层色谱显示光亮密网蕨的色斑不明显,高效液相色谱显示光亮密网蕨中所含柚皮苷微量。结论 该方法显示骨碎补同科植物习用品光亮密网蕨和骨碎补相比,所含柚皮苷的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的影响,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在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功建立SD大鼠牙周炎模型之后,使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牙周炎组、骨碎补总黄酮组,每组12只。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骨碎补总黄酮240mg·kg-1·d-1。每组分别在给药后第15、30天各处死6只,采用显微CT对大鼠牙槽骨进行三维重建,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作用的影响。结果各时间段骨碎补总黄酮组比牙周炎组牙槽骨丧失程度显著减小(P<0.05),且呈持续改善状态(P<0.05)。给药15天后,骨碎补总黄酮组的牙槽骨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骨小梁间隙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给药30天后,骨碎补总黄酮组的牙槽骨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的骨小梁厚度、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显示出持续改善状态(P<0.05)。结论补碎骨总黄酮能够促进牙槽骨改建,对牙周炎治疗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囊化骨碎补总黄酮(AFDR)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前期研究中的低浓度AFDR含药血清联合成骨诱导剂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微囊化处理待移植。24只新西兰大白兔行桡骨缺损造模,根据处置条件随机均分为Ⅰ、Ⅱ、Ⅲ、Ⅳ组(n=6),Ⅰ组为AFDR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微囊与负载BMP的HA凝胶组,Ⅱ组为转CNTF基因成肌细胞微囊与负载BMP的HA凝胶组,Ⅲ组为仅负载BMP的HA凝胶组,Ⅳ组为仅注入HA凝胶组,植入后8、12 w取标本大体观察,12 w后组织学染色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微囊化细胞存活率良好,不影响药物和转基因细胞的活性;移植后各组实验动物存活良好,未发现全身及骨缺损局部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标本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HE染色显示Ⅰ、Ⅱ组均能够很好地修复兔桡骨缺损,可见新生骨及大量骨痂形成,而Ⅲ组和Ⅳ组修复后较差。结论中药预处理转染CNTF基因成肌细胞和BMP的复合移植物有较强的骨愈合能力,可为桡骨缺损修复提供更多的材料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诱导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填充组和填充+TFDR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长段骨缺损模型,模型组骨缺损处仅克氏针固定,填充组及填充+TFDR组骨缺损处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并用克氏针固定;填充+TFDR组ig给予TFDR (67.5 mg/kg),模型组及填充组ig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切取骨水泥周围包绕的白色膜状物,模型组切取对应阶段的瘢痕组织,Elisa定量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诱导膜中BMP-2、VEGF表达变化。结果 填充组BMP-2、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填充+TFDR组BMP-2、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填充组和模型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相同趋势。结论 TFDR促进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 骨碎补总黄酮:是由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是皮肤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分子信号,调控毛囊的生长发育和毛囊干细胞的迁移分化。β-catenin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是Wnt信号通路激活的一种重要的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能够进入细胞核内传递Wnt信号,进一步激活靶基因开始转录,启动细胞增殖周期。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 mg/L和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进行药物干预,以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为阳性对照组。分组如下:①正常组;②DKK1组:Wnt通路抑制剂DKK1      (0.1 mg/L)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③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④DKK1+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⑤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⑥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⑦DKK1+纳米骨+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⑧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在干预24,48 h后收获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Wnt/β-catenin通路中Wnt与LRP结合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Cyclin D1、RUNX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显示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棕黄色染色较明显,表明Wnt与LRP结合较其他组更好;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β-catenin、LRP5、RUNX2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说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骨碎补总黄酮诱导的基因活化呈剂量依赖性。 ORCID: 0000-0002-2031-8644(李晋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骨碎补提取液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碎补提取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药物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共同培养3、5、7、10d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放免法测定I型胶原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骨碎补提取液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和药物剂量有密切关系。1000mg/L的骨碎补提取液对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1000~1500mg/L的浓度范围内,其促进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并于1500~1600mg/L时达到最大效应。结论:骨碎补提取液对成骨细胞的增值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复合材料支架治疗大段骨缺损已被证实有效,但骨修复缓慢、成骨质量不佳是其主要问题.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但骨碎补总黄酮给药途径依然局限于灌胃形式,局部载药直接作用于骨缺损部位方式的研究仍相对不足.目的:构建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局部给药与灌胃两种方式修复大鼠胫骨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壮骨舒筋丸(白芍、白术、骨碎补、淫羊藿、党参等二十余味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TCL法鉴定白芍、白术、骨碎补、川续断皂苷VI、淫羊藿苷。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TCL斑点清晰,重复性好。芍药苷在9.15~228.7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RSD=2.03%)。结论该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壮骨舒筋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