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20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575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327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8篇
综合类   1384篇
预防医学   411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611篇
  9篇
中国医学   53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程超  秦宏智 《解剖与临床》2002,7(4):185-186
额肌由面神经的额支支配 ,利用额肌为动力的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理想的一种方式。近年笔者采用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法矫正需二次修复的重度上睑下垂 9例 ,报道如下。1 应用解剖额肌起自帽状腱膜 ,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肤 ,部分肌纤维和眼轮匝肌相互交织 ,内侧有部分  相似文献   
92.
严畅  陈伟强  马骥  周钟阳  苏杰 《解剖与临床》2007,12(5):349-350,352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在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46例,GCS评分9~12分5例,6~8分30例,3~5分11例.结果:本组46例,术后存活35例(76.1%),死亡11例(23.9% ).随访3~ 6月按GOS评分,良好24例,中残7例,重残4例.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视野暴露好,易操作,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方法:(1)成人干颅骨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额隐窝及毗邻骨性解剖结构;(2)成人湿性尸头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引流部位,以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解剖数据;(3)另选成人湿性尸头标本5例(10侧),模拟经鼻内镜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观察额隐窝及毗邻结构解剖特征。结果:(1)额隐窝作为额窦引流通道,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2)鼻内镜下经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手术可充分暴露额隐窝范围,鼻丘、钩突和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决定了具体的手术方式;(3)筛前动脉距鼻小柱与鼻翼交点(58.0±2.9)mm,与鼻底夹角(51.0±3.9)°,是辨认额窦口及前颅底的重要标志。结论:鼻丘、钩突及筛前动脉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准确辨认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及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在鼻部整形中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鼻部整形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开展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检测,结合检查结果,开展相应的隆鼻手术。分析术后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术后6个月,在CT测量下,检测前后鼻部解剖数据。结果:在鼻部整形中,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了解鼻部结构,如观察侧鼻骨、鼻部皮肤、鼻根等情况。术后评价,患者对鼻部整形满意度较高,术后6个月,患者对鼻部整形满意度较高,术后与术后6个月患者鼻部满意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例患者没有出现出血、切口感染等反应,同时也没有出现肋软骨外漏与倾斜等现象。经随访术后6个月发现1例患者的鼻背软骨出现轻度弯曲,但无明显表现,没有做特殊处理;其余患者,鼻部外形均表现为鼻尖挺拔、鼻背曲线流畅。结论:在鼻部整形中,应用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可以辅助提高隆鼻手术准确度,并在CT技术的引导下,准确植入自体肋软骨,可以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促使鼻唇与周围器官形态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5.
荆阿姨(化姓)左小腿及髋关节疼痛麻木已经有2年时间,平时依靠贴膏药缓解。最近两个月,她的症状明显加重,小腿外侧疼痛麻木,重时引起髋关节疼痛,活动时及阴雨天加重。检查发现,腰椎出现不同程度增生等问题,后采取口服中药汤剂、局部进行热疗、理疗等物理疗法。经过1个月治疗,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鼻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缺损部位、范围、形态、选择合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组织缺损14例。结果:14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鼻部组织缺损范围,用邻近鼻唇沟单、双皮瓣修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7.
鼻成形术中额颞部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分布至耳轮。结论:额部皮瓣应设计在旁正中的滑车上动脉血管走行轴线上;可同时用两侧额部皮瓣行全鼻缺损的修复;亦可经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设计出带蒂的大面积耳廓复合组织岛状瓣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或半鼻缺损  相似文献   
98.
先天性上睑下垂不但影响患者的容貌 ,而且也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近两年我们采用不对称“U”字型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 16例 ,共 2 7只眼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1~ 32岁 ,平均年龄19岁。双侧上睑下垂 11例 ,单侧上睑下垂 5例。其中轻度上睑下垂 2例 ,中度上睑下垂 4例 ,重度上睑下垂 10例。术前常规检查额肌和上睑提肌动度 ,上睑提肌动度小于 4mm ,额肌动度大于 10mm为手术适应症。1.2 手术方法  1)按重睑成型术设计切口线 ,用美蓝画出手术分离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
对350例先天性单睑奢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手术前后进行对比观察,认为随年龄增长及国人上睑解剖特点,单睑者平视时上睑上提用力渐剧,睁眼时自主力量减弱,被动睁眼的力量增加(借助眉额上举上提眼皮),久之则上睑皮肤拉长,眉毛低垂,额纹显现。通过施行重睑切开内固定术(均为著者所施),可折叠上睑皮肤,去除低垂的眶脂肪、疏松的组织及适量的皮肤,增大睑裂,使上睑从解剖上减轻负担,间接排除眉额的代偿负担,可暂缓额纹  相似文献   
100.
上睑下垂是临床眼科常见病,根据其不同病因及病情轻重,其治疗方法及疗效各异〔1〕,对于重度上睑下垂,虽有多种手术方法矫正,但均存在一定不足。1995年3月~1997年3月,我们采用提上睑肌腱膜-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睑下垂患者26例32眼,男18例22眼,女8例10眼;年龄8~45岁,平均22岁;先天性者20例26眼,外伤性者6例6眼。术前检查:平视时,上睑缘遮盖2/3以上瞳孔,下垂5~8mm,平均6.5mm。提上睑功能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