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903篇 |
免费 | 1385篇 |
国内免费 | 9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篇 |
儿科学 | 129篇 |
妇产科学 | 107篇 |
基础医学 | 1034篇 |
口腔科学 | 609篇 |
临床医学 | 5329篇 |
内科学 | 1139篇 |
皮肤病学 | 165篇 |
神经病学 | 604篇 |
特种医学 | 114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6篇 |
外科学 | 3329篇 |
综合类 | 10026篇 |
预防医学 | 3830篇 |
眼科学 | 163篇 |
药学 | 3565篇 |
69篇 | |
中国医学 | 11550篇 |
肿瘤学 | 3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16篇 |
2023年 | 724篇 |
2022年 | 892篇 |
2021年 | 1302篇 |
2020年 | 857篇 |
2019年 | 676篇 |
2018年 | 339篇 |
2017年 | 635篇 |
2016年 | 801篇 |
2015年 | 911篇 |
2014年 | 1907篇 |
2013年 | 1822篇 |
2012年 | 2455篇 |
2011年 | 2823篇 |
2010年 | 2510篇 |
2009年 | 2243篇 |
2008年 | 2565篇 |
2007年 | 2133篇 |
2006年 | 1986篇 |
2005年 | 1998篇 |
2004年 | 2065篇 |
2003年 | 1909篇 |
2002年 | 1510篇 |
2001年 | 1400篇 |
2000年 | 1197篇 |
1999年 | 918篇 |
1998年 | 826篇 |
1997年 | 684篇 |
1996年 | 636篇 |
1995年 | 552篇 |
1994年 | 451篇 |
1993年 | 305篇 |
1992年 | 257篇 |
1991年 | 229篇 |
1990年 | 197篇 |
1989年 | 199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8):88-88
摘要可大致分为以下3种类型(或写法)。
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42.
颈椎病中药外治研究进展广东省潮安县金石华侨医院李昭敏(51564)广东省潮安县金石张厝卫生站张仲林主题词颈椎病/中医药疗法,外治法颈椎病是因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神经很、颈脊髓、颈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出现的一种综合征。目前国内治疗本病尚无疗效满... 相似文献
43.
韩三泉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4,21(4):52-53
由颈椎或其周围的软组织、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度,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脊髓,引起的病理改变,如颈痛或手臂麻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 相似文献
44.
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MRI、MRA及DS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74例患者,74例行X线平片及DSA检查;40例行MRI检查;4例行MRA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结合椎动脉所表现的影像学特点,在采取不同方式解除椎动脉机械性压迫的同时,均进行了椎动脉外膜显微剥离术。结果:X线平片、MRI、MRA及DSA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问接反映了椎动脉的受累情况。诊断符合率高,手术过程顺利,按Nagashima疗效评定标准:分优、良、差三级,优良率达92.6%,疗效满意。结论:影像学检查全面分析椎动脉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5.
46.
断手指分类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断手指分类方法,一方面提供了进行学术交流的描述标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断指再植、拇手指再造、手指损伤修复等的研究和诊治水平。本文就断手指分类的有关问题进行复习,试图揭示断手指分类的现状,并探讨进行这项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
艾荷秀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1)
本文分析了我科近十年来记载完整的牙齿缺失的病例,为了便于统计,参考李南德等划分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上颌失牙高于下颌;在五类缺失牙中,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Ⅱ类>Ⅲ类>Ⅳ类>Ⅴ类>Ⅰ类。Ⅱ类缺失(前牙缺失)比率最高,占33.12%,失牙年龄主要集中在11~30岁,峰值在21~30岁之间,特别是上颌中切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颌,男性高于女性;Ⅲ类缺失(后牙缺失)为32.93%,占第二位,年龄集中在41~70岁;Ⅴ类缺失(无牙颌)占12.98%;Ⅰ类缺失发生率最低为7.16%。缺失1~5颗牙的患者占大多数。年龄越大失牙越多。本文分析了失牙的规律性,为临床修复提供了客观依据,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8.
49.
对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并与X线平片加以比较。认为CT不仅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作用,而且在确定手术方法和手术途径的选择上也很有意义。作者认为在CT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摄一张良好的钩椎关节放大斜位片或椎间孔断层片对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应是首选的。CT和X线平片相结合,综合分析,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0.
颈椎病人在候诊时,常相互询问病情。他们发现各自的症状、分型不尽相同。有的以颈、项、肩、背疼痛,伴上肢发沉、无力为主要症状,属神经根型;有的以头昏、头痛、一阵性昏厥(昏倒后即醒来)为主要症状,属椎动脉型……。颈椎病究竟分为哪几种类型? 关于颈椎病的分型问题,国内外学者意见不一,分法各异。直到1984年5月,我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在桂林召开,基本上统一了国内颈椎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该会议将颈椎病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