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3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73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1737篇
预防医学   35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435篇
  3篇
中国医学   4742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653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GC-MS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指纹图谱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魏刚  李薇  徐鸿华 《中成药》2003,25(2):91-95
目的:建立石牌广藿香挥发油GC-MS分析色谱条件,初步拟定石牌藿香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指标成分群,阐明石牌藿香的道地特性;方法:采用GC-MS法对不同采集期石牌藿香,以及同基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挥发油进行主要成分比较分析。结果:以11个主要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MS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固定产地的石牌藿香稳定性好,不同采收期主成分基本相同,其中广藿香酮的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与同地栽培的高要,湛江藿香相比,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等含氧组分以及不含氧的倍半萜烯类主成分的相对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论:GC-MS法分析广藿香挥发油主成分,方法准确可靠;其本身具有的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为阐明道地药材牌香与高要,海南藿香的区别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2.
红花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红花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并对 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方法 以 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红花注射液为分析对象 ,选择适宜的色谱分析条件 ,建立了红花注射液的指纹图谱。结果 方法学考察表明 ,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好的重现性 ;不同厂家生产的红花注射液共有峰面积的比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简便、快速的鉴别和区分同厂家生产的红花注射液。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介绍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当中。结论: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对于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绿衣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潘馨 《海峡药学》2003,15(6):40-41
目的  应用 GC对绿衣枳壳药材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色谱条件 :HP-1石英毛细管柱 ( 3 0 m× 0 .3 2 mm,0 .2 5μm) ,柱温条件 :起始温度 110℃ ( 2 0 min) 4℃·min- 1 14 0℃ ( 7min) 7℃· min- 1 2 2 0℃ ( 10 min) ;分流进样 ,分流比 1∶ 60 ;进样口温度 2 80℃。结果  指纹图谱对绿衣枳壳中各成分均有较好分离。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重现性好 ,可作为绿衣枳壳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85.
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液相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液相图谱。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水(20:80)保持10 min,经 30 min将乙腈-水变为(33:67),再经20min将乙腈-水变为(60:40);检测波长为203nm;进样量10μL;流速:1mL·min~(-1);柱温25℃。结果:测定了35个三七样品中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结论:为三七质量控制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参芪扶正注射液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的参芪扶正注射液质量稳定,安全有效,这是由于该厂从药材原料、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药材、中间体和成品指纹图谱的建立,将以化学成分为基础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谱与药物作用机制联系起来。本文讨论在上述指纹图谱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其中的主要特征峰进行鉴别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7.
LC/MS鉴定中药三七及其复方制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中药三七及其在复方丹参制剂中的特征图谱。方法用LC/MS分析方法,采集三七、人参和西洋参的LC/MS总离子流色谱,从总离子流色谱中提取三七主要化学组分的提取离子流色谱,选择相对稳定、3种药材间差异显著的提取离子流色谱作为三七药材的特征图谱。在相同条件下对比复方丹参的提取离子流色谱与三七的特征图谱;同时用LC/MS/MS对三七中的主要组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与人参皂苷Rg1(m/z 800)和Re(m/z 946)具有相同m/z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在3种药材间差异显著,稳定可靠,在复方中有较好的重现性,复方丹参中其他共有成分对其无显著影响。结论三七的LC/MS特征图谱可作为鉴定复方丹参中三七的特征,也可作为鉴别三七和同属其他药材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聂磊  罗国安  曹进  王义明 《药学学报》2004,39(2):136-139
目的用二维信息数据表征中药指纹图谱样本,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对一维信息数据和二维信息数据表征的中药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一维信息数据相比,采用二维信息数据表征指纹图谱,各种聚类方法所得总体类别差异小,样本归属比较稳定。对未知样本的类别判定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一致。结论二维信息数据较一维信息数据更能全面、特异地表征中药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89.
丹皮紫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分析丹皮类药材紫外指纹图谱。方法:本文用3种溶剂氯仿、无水乙醇及水,系统提取丹皮等不同极性区间成分,测定其紫外指纹图谱,研究样品的异同。结果:该方法可以准确对丹皮类药材进行细致的鉴别。结论: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两个或多个样本进行可靠的鉴别。  相似文献   
90.
中药质量监控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对现有的指标成分检测及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出有效成分检控应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实施有效成分检控这一质量控制模式的方法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