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7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649篇
内科学   100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49篇
综合类   2281篇
预防医学   70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51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16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控制性降压能降低血管张力,减少手术野出血。但降压过程中由于低血压导致组织低灌注可能引发组织缺氧和酸中毒的风险。本研究采用异氟醚复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旨在观察该法的可行性及对血乳酸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糖尿病高血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血压常与糖尿病相伴发生 ,超过一半的 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常有心、脑、肾、血管和眼底多种并发症存在 ,而高血压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 ,两者相互作用 ,导致恶性循环。糖尿病心肌病变加重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损害 ,使收缩功能减退提前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及高脂血症可加重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 ,使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良好的血压控制可延缓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1] 。 1997年JNC Ⅵ公布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目标为 130 / 85mmHg ,此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对JNC Ⅵ目标进…  相似文献   
993.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作客观评价。方法:将10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周导入期合格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日,依那普利,5mg,2次/日。观察两组服药4周与8周前后血压的改变,治疗前后血生化、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与8周后,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对血糖、ALT无显著性差异,TC及LDL-C显著下降。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厄贝沙坦对DBP降幅高于依那普利,且显著降低TC及LDL-C,对心、肝、肾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血液保护法用于手术,节约用血效应和安全性. 方法 ASAⅠ~Ⅱ级,估计手术出血量>800ml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单纯行术前等容血液稀释;B组行术前超容血液稀释复合术中控制性降压;C组行术前等容血液稀释复合术中控制性降压.观察各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变化,准确估计手术出血量、计算扣除血液稀释因素后实际失血量. 结果 3组放血、扩容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无肺水肿、心力衰竭、异常出血等临床征象,术毕C组血常规测定Hb、Hct高于A、B组,手术失血量估计B、C组少于A组,术后翌日排除血液稀释因素后,Hct计算实际失血量值,B、C组少于A组,扩容后凝血功能测定PT、APTT、TT略延长,但未影响创面凝血. 结论超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的实际失血量近乎与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相当,优于单纯等容血液稀释组,其操作简便、不需在术前放血储血、无血液污染等危险,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王晟  宋兴荣  罗沙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202-1203
目的:总结10例体重3.5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0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患儿,体重低于3.5kg,其中7例新生儿,6例早产儿,在芬太尼-罗库溴铵-异丙酚复合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在分离动脉导管后持续输注硝普钠0.3~0.5μg/(kg·min)实施控制性降压,在平均动脉压降至30~40mmHg时结扎动脉导管,结扎完毕经静脉输注适量多巴胺,以维持心率和血压。结果:全部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手术顺利,术后全部治愈顺利出院。结论:低体重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麻醉风险大,需合理制定麻醉方案,以保证患儿术中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996.
肖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99-220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药物治疗不仅可降低血压而且可减少因高血压所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依那普利、氢氯噻嗪(HCTZ)作为廉价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压,还可以保护靶器官,但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咳嗽等副作用,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2].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以探讨其发生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2002-11/2004-05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及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和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设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清脑降压片对照组各80例,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平肝降压胶囊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浆内皮素(72.22±12.37vs59.08±12.77,ng/L)及血管紧张素Ⅱ(84.75±7.34vs61.37±8.31,ng/L)水平作用(P<0.05或P<0.01)。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 (RPH )大鼠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 )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大部切除法建立 RPH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 (益肾降压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 )、西药组(开博通 )、模型对照组 (生理盐水 )及正常动物对照组。每日灌胃 1次 ,连续 8周。第 8周后采血 ,测定血浆 ET和 NO的含量。结果 :RPH模型大鼠血浆 NO水平明显下降 (P<0 .0 5 ) ;中剂量的益肾降压方和西药开博通能明显升高 NO(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均 <0 .0 5 ) ,而对 ET则无明显作用。结论 :益肾降压方可能通过影响 RPH大鼠 NO水平来实现其降压机制。  相似文献   
999.
背景:缺氧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HIE患儿血浆神经肽Y与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学的影响,以探讨HIE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改善HIE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及生后1,3和7d血浆神经肽Y与NT的动态变化,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负责检测。同时于生后24h内静脉取血后即刻应用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学变化,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时间平均流速、波动指数与阻力指数等。主要观察指标:HIE患儿血浆神经肽Y、血浆NT的动态变化,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新生儿比较;不同程度HIE第1天血浆神经肽Y、NT水平比较。结果:HIE患儿脐血与生后第1天外周血神经肽Y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分别为(615.5&;#177;130.7),(355.9&;#177;57.4)ng/L和(199.1&;#177;63.2),(214.4&;#177;58.0)ng/L(t=7.22,4.68,P&;lt;0.01),至生后第3天时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分别为(251.1&;#177;69.9)和(232.5&;#177;85.5)ng/L(P&;gt;0.05)。而脐血与外周血NT在生后1周内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t=6.61~9.66,P&;lt;0.01)。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HIE患儿脑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大或减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与神经肽Y呈正相关(r=0.540,P&;lt;0.01)、与NT呈负相关(r=-0.688,P&;lt;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浆神经肽Y与NT通过调节脑血流动学变化而参与HIE的发病机制,为寻求HIE新的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对49例由于各种原因降压效果不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不佳的原因为:医源性因素12例占24.49%(治疗原则不清11例占22.45%;病因诊断未明1例占2.04%);患者因素37例占75.51%(对自身高血压病认识不足17例占34.69%;经济原因14例占28.57%;身体原因6例占12.24%)。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因素,其次为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