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亡阳证与亡阴证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阶段。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机体突然阳气亡失或阴液耗竭,阴阳二气不相顺接而致危及生命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晕厥、昏迷等,病情危急,急当救治,稍有延迟,则危及生命。1亡阳证多由汗、吐、下太过或大失血后,气随液脱,阳气亡失,或阴寒极盛,阳气耗伤,或剧痛、剧毒过盛,阻  相似文献   
63.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12,32(4):426-428
王好古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和李东垣脾胃内伤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注重脏腑虚损和伤寒三阴虚证研究,其确立阴证学说的范畴为《伤寒论》的太阴、少阴、厥阴三经的证候,即“伤寒内感三阴经”.其将面赤、手足振摇、腰腿沉重作为阴证的早期证候,将身如被杖、色青黑、手足踡而卧、恶闻人与语、昏昏欲寐、目白睛而赤等作为阴证的晚期证候.认为三阴证的病机为元阳中脱,治疗上重视肾气虚寒,常予脾肾双补之剂,且讲究服药方法.  相似文献   
64.
张企雯 《中医杂志》1995,36(2):79-80
家父张谋善,浙江近代已故名医,从医50余载,对外感热病、内科杂证的辨治,常能于前人理法中推陈出新,治疗每获捷效,是以名噪于时,求诊者接踵。其治学以《内》、《难》、仲景学说为本,尤多揣摩金元时期东垣、丹溪之学说,化裁而用。笔者早年侍诊于测,遇疑似惑然之证,家父常详为剖析议论,现选录其有关东垣“阴火”学说的阐述及其治验案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5.
一阴阳辨阴阳两纲为八纲之首,它概括了表里、寒热、虚实。如病属表、热、实归在阳的范围;病属里、寒、虚归在阴的范围。仲景《伤寒论》分为六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所谓阳,指外邪侵犯肌表或涉犯某腑经络;所谓阴,指外邪深入五脏。从施治而论,一般邪在阳经是以祛邪为主,邪入阴经则当扶正驱邪。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因邪在阳经尚有虚实之分,邪在阴经亦有寒热之辨。即使在三阴往往也有三阳证;在三阳里亦有三阴证。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此在临床上常常会遇到一些阴证似阳,阳证似阴的情况,倘不留神,就会由毫厘之差成千里之谬。但只要我  相似文献   
66.
孙仕田 《中国针灸》2002,22(3):22-30
《伤寒论》中,运用针灸的有31条,其中病在三阳用针刺,病在三阴用灸法颇具特色,病在三阳者,多系外邪初中,正气未衰的实证或热证,宜用针刺,以泄热邪,病在三阴者,宜用灸法,以温中散寒,本文对《伤寒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伤寒论》通过外感疾病的基本规律的阐述和总结。从祛邪和扶正两方面,体现了调阴阳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把“调阴阳”作为外感疾病匠重要治疗法则,并贯穿到六经辨证之中。提出三阳证为祛邪调阴阳,而三阴证则为扶正调阴阳。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丁香镇痛贴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丁香镇痛贴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NR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QOL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 d及随访第7、14 d时,治疗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显效率(13.33%)及有效率(76.67%)均高于对照组(0,50.00%,P0.05)。结论丁香镇痛贴外敷可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临床中附子使用的注意事项作了简要梳理,认为:(1)附子非补虚药,且为有毒之品,故不可乱服,使用时应当注意炮制、剂量、煎煮、配伍以避免中毒;(2)附子发挥作用必赖肾阴为其根,故用之扶阳时要特别关注肾阴是否充足,对于不足者要配伍培补肾阴之药以固根本;(3)寒证病位有三阴之分,治之各有主药,附子可用于太阴、少阴之寒,对于厥阴之寒则力所不达,需要转换治疗思路;(4)阳气郁闭亦可致寒,治当开其郁闭,此类情况禁用附子,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70.
郑重光认为三阳证的诊治显明易见,而对于亢害危殆的三阴证,在他看来,其似是而非的临床表现决定了诊断是关键的一环。在各类疾病中,阴证似阳证的阴阳病机最不易判断,常常表现出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繁复的特点,向来最易造成误诊误治。郑重光认为的阴证似阳证的脉象普遍特点是脉必沉细而疾,或沉迟无力,脉沉紧或散大。在表象都是热症的情况下,郑重光注重病人的脉诊结果,在脉证不吻合时,郑重光进一步指出要"凭脉不凭证",以脉象来揭开繁杂的表象,探求疾病的本质,达拨乱反正之功,可见这种脉辨病机的思想是郑重光辨识阴证的重要特点。郑重光独尊脉诊,强调凭脉不凭证,但并不是说他忽视了其他诊断方式,脉证合参是其临证的基础。郑重光辨识错综复杂的阴证似阳证疾病有丰富的经验,他以脉证合参为辨证基础,同时又以脉诊为直接判识病机的依据,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可靠详尽的参考,堪为后世所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