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161篇
预防医学   283篇
药学   279篇
  7篇
中国医学   305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因囿于其治疗少阳不和兼阳明腑实的说法,使得人们不仅在解释《伤寒论》原文上掣肘,而且和临床应用也有一定的脱节。笔者研究发现,仲景运用“大柴胡汤”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治疗“少阳不和兼阳明 腑实证”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和大黄组成,实际上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和大黄而成。《翻刻宋版伤寒论》所载“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初步肯定通腑醒神液治疗脑出血昏迷疗效的基础上 ,评价直肠滴注该药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符合受试标准的病例在基础治疗上 ,治疗组给予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 ,对照组给予胃管鼻饲通腑醒神胶囊 ,疗程 7天 ;评价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昏迷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基线基本一致。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意识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 .0 5 ) ;疗程后昏迷评分 ,治疗组分值提高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后 1 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比较 ,治疗组总显效为 5 4 .84 % ,总有效率为 80 .6 5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初步表明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较经胃给药 ,能尽快促使神志清醒 ,减轻昏迷的程度。提示通腑法直肠用药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神昏的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急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如不急治,则变证丛生,危及生命。笔者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及时应用通腑法  相似文献   
54.
通腑散敷脐合穴位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6月-2000年6月,笔者对腹部术后患者应用通腑散敷脐(神阙穴)合穴位按摩,恢复胃肠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而同为肾病之一的实证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对肾实证的客观存在性,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乃至六版中医教材也只论其虚,不言其实,肾实证在临床并非鲜见,古往今来,有关论述屡见案端,依据赵绍琴老师经验并参阅古今文献,对肾实证渊源进行系统阐述和辨析.在临床上结合临证所得,悟出"泻肾、降浊、消白、排毒"等新疗法治疗肾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系列煮散剂的制备与156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哲  孙向红 《光明中医》1997,12(6):40-41
用系列煮散剂如解表散、解毒散、止咳散辨证治疗小儿风寒表实感冒156例,其中有效112例(治愈75例,显效37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72%。该系列药物具有制备简便,远期疗效稳定、经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7.
用声轨迹标定大肠经体表线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们又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技术,首次具备了准确标定经络体表线路的手段,对大肠经检测的结果,有四点新发现:①发现三间至阳溪段线路的双线并行线路,由三间分支到阳溪相合;②发现巨骨到天鼎段线路,是由巨骨分为前后二支。前支经缺盆到天鼎,后支由巨骨交会秉风、大椎,绕颈到天鼎与前支会合;③发现扶突到迎香段线路,是由扶突直上,到下颌角前约1.0cm上行,呈弧形弯曲到对侧,经对侧禾到对侧迎香;④发现肺经与大肠经的衔接是由列缺到阳溪与大肠经衔接。  相似文献   
58.
论中风病的化瘀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病的治疗,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应根据病情兼用他法。临证常用有八法,即开窍化瘀法、通腑化瘀法、清热化瘀法、祛痰化瘀法、通络化瘀法、滋阴化瘀法、益气化瘀法、温阳化瘀法  相似文献   
59.
外感热病用人参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热病治以祛邪为主,但历代医家在外感热病的论治过程中应用人参颇多,细析之,发现具有一定的规律,试探讨如下.1 表证用之以助解表达邪 外感热病初起邪气在表,治之当鼓邪外出,其要在汗.若正气亏虚,尤其是阳气不足,往往无力作汗达邪,则须扶助正气、益气助阳、生津托邪.人参味甘微苦而性温,能补五脏,益元气,脏腑气旺则邪易外解,在解表方中用之,有汗后不伤正之寓意.此首推《伤寒论》治中焦阳气不足、外感寒邪之桂枝人参汤,尔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将人参配入柴胡、羌独活诸药之中,共成发汗解表、益气扶正之剂.对此,《寓意草》曰:“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至,使邪气得药,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温病条辨》则谓本方“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古今名医方论》曰:“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气不致于耗散”.可知此时用人参非专于补虚,但其扶弱之力,有助于振奋正气以达表邪,邪去正安.验之临床,凡虚弱之人初感,或常人久感不愈,表寒证用红参3~5g或党参9~18g,表热证用西洋参6~9g,加入对证方中,往往能于2、3剂内获效.  相似文献   
60.
饥不欲食,医者多以脾胃阴虚立认,认为不尽其然,从阳明郁证,胸中痰实证论治厥阴肝热证,湿热中阻证论治,脾胃阴虚证几方面阐述了辨证饥不欲食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