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从中医"天人相应"动态生命观的角度揭示胃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调节机制。方法观察中医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变化下,对照组和松果腺摘除模型组大鼠胃黏膜IL-2、IL-10、PGE2和SIgA含量改变情况。结果 1)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IL-2水平在春季[(43.41±6.34)ng/g]呈现出高峰(P0.05);2)对照组大鼠在长夏季节胃黏膜IL-10[(15.56±2.59)ng/g]、PGE2[(47.23±23.09)ng/g]和SIgA[(3.62±1.50)μg/mg]水平最高,且与夏、冬季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3)模型组大鼠摘除松果腺后,胃黏膜IL-2、IL-10的季节性节律消失,胃黏膜PGE2、SIgA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胃黏膜的免疫因子存在季节性节律变化,长夏季节胃黏膜免疫功能较其他季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松果腺在这一变化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2.
刘雷蕾  马淑然 《中医学报》2020,35(6):1154-1157
"脾应长夏"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主要反映的是脾运化水液功能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阴阳盛衰变化节律,主要表现为在长夏时节,脾运化水液的能力增强,以排出水湿,如果脾虚则易湿邪困脾而腹泻。现代研究发现,反映脾运化水液功能的肠道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长夏呈特征性高表达。"脾应长夏"主要表现为长夏时节肠道运输水液的能力增强,这与肠道菌群的季节适应性变化相关,即长夏肠道中参与代谢短链脂肪酸的菌群增多,促进了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产出较多的三磷酸腺苷,并通过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途径实现了对肠道AQPs的调控。  相似文献   
53.
2005年1月21~22日,河南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在郑州召开了全省中医工作会议,对2005年全省中医工作进行了部署。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建中,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卫生厅副厅长王应太等出席了会议;各地(市)卫生局分管局长、中医处(科)长、省直中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厅局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4.
中医理论里“长夏”、“五季”的纷乱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中医理论的各种医籍里。经常可见到长夏与五季,以及五季与五行对应,一岁时日与五季,五脏的分配的论述。这些论述是纷乱的,有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这同先秦其它古文献里的情形是一致的。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五季”涉及上古一种和五行有关的一种早已汜灭的历法制度,后世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此已不了解,有不同的理解,或同当时的历法相混淆,故出现了各种莫衷一是的局面,研究中医有关问题应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5.
品诗话养生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身外复何求。"杜甫的《江村》里表达了在治疗疾病时适当的身体康复的活动,如下棋、钓鱼、静神等对人体有益。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把他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经验融入《摄养诗》中:"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  相似文献   
56.
《自我保健》2013,(8):72-73
如果在阴湿天气出现下列变化,说明你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了: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同时参考大便的状况和起床时候的感觉: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如果便秘,同时大便不成形,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湿气黏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看起床的状态: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头像被东西裹着,打不起精神,  相似文献   
57.
长夏,指夏末初秋的一段时间,即每年夏季最后一个月和秋季第一个月。中医认为。长夏以脾当令,脾与胃共同主管食物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而滋养全身。脾在运化水湿中易受湿邪侵犯致病,而长夏气候特点:暑热上升到全年最高点,多雨潮湿亦达到全年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58.
长夏药膳     
长夏通常指每年农历7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长夏时节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中医认为,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五季(春、夏、长夏、秋、冬)胃肠道(胃、空肠、回肠、结肠)褪黑素(Melatonin,MT)分泌的季节性变化与"脾应长夏"生理机制的关系。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组,按照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分批饲养,每个季节均安排两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各6只,模型组行松果腺摘除手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五季代表时间点(春分、夏至、立秋前1 d、秋分、冬至)取胃、空肠、回肠、结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相应组织的MT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空肠和回肠的MT水平均表现为长夏季节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胃MT水平五季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结肠MT水平表现为冬季最高。(2)松果腺摘除后,胃、空肠、回肠、结肠组织的MT季节性变化规律均发生了改变。结论胃肠道MT的分泌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长夏季节空肠、回肠MT分泌增高可能是"脾应长夏"的重要生理机制。松果腺参与了胃肠道MT季节性变化规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文化等等的改变,心系疾病在我国疾病谱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心系疾病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系疾病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概括来说主要包括内伤和外感两个方面,其中又以内伤为主,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