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36篇
  免费   1225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耳鼻咽喉   302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1607篇
口腔科学   2217篇
临床医学   4846篇
内科学   1219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453篇
特种医学   1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786篇
综合类   9532篇
预防医学   2892篇
眼科学   346篇
药学   3924篇
  48篇
中国医学   2015篇
肿瘤学   445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38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848篇
  2015年   1017篇
  2014年   1644篇
  2013年   1600篇
  2012年   2101篇
  2011年   2244篇
  2010年   2016篇
  2009年   1926篇
  2008年   2097篇
  2007年   1802篇
  2006年   1749篇
  2005年   1769篇
  2004年   1512篇
  2003年   1432篇
  2002年   1060篇
  2001年   1042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95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根据年龄断层调整的D-二聚体阈值水平联合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肺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下肢DVT组和伴非高危PTE组。分析两组患者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阳性比例、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诊断伴非高危PTE风险的价值。结果入组475例患者中单纯下肢DVT组346例(72.8%),伴非高危PTE组129例(27.2%)。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诊断下肢DVT伴非高危P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3(95%CI=0.497~0.610)、0.724(95%CI=0.670~0.779)、0.698(95%CI=0.645~0.750)、0.751(95%CI=0.701~0.802)、0.727(95%CI=0.678~0.777)。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AUC均大于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AUC大于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结论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下肢DVT伴非高危PTE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9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狭窄伴钛夹游走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42岁,因右上腹间歇性胀痛反复发作2月、B超提示胆囊结石而收治入院。经术前检查与准备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6cm×3cm,内为多发性小结石,胆总管直径6mm,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近端各置2枚钛夹,切除胆囊,手术顺利,治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偶有右上腹不适,16个月后突发中上腹痛伴发热、黄疸来院就诊。体检:T39.3℃,皮肤巩膜黄染,腹平软,中上腹压痛,无肌卫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总胆红素127.1μmol/L,直接胆红素89.5μmol/L,血清胆汁酸332.9μmol/L,丙氨…  相似文献   
993.
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7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3-12/2006-07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使用钛夹推送器对准出血部位两端,钳夹止血.结果: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经钛夹钳夹治疗后,均一次性止血成功,即时止血率10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3mo无1例再发出血.结论:金属钛夹是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率高及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构建原核表达系统,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蛋白,为各种急慢性肝损伤及肝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正常人肝组织提取总RNA,经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取hALR cDNA全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hALR—pET28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诱导表达重组hALR蛋白,以组氨酸为标签进行蛋白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经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hALR c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ET28a(+),成功表达并纯化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3000的重组蛋白,低温诱导表达使可溶蛋白明显增加,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成功表达和纯化获重组hALR蛋白。  相似文献   
995.
自制康复助走器加综合疗法治疗下肢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自制康复助走器治疗对下肢瘫痪的临床效果,将100例下肢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康复助走器 ;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康复组站位于平衡功能Ⅱ级和Ⅲ级者占50%,运动功能BrunnstromⅣ级以上者占74%,步行速度明显提高者占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证实康复助走器治疗下肢瘫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6.
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对32例中晚期食管癌致吞咽困难者,在内镜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并对其临术疗效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7.
肝硬化胸腔积液发生率在5%~10%,多数经积极利尿、补充白蛋白及胸穿抽液等治疗后胸腔积液可减少或消失。有部分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大量胸腔积液病人需要反复抽液,以缓解胸水压迫肺组织而引起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体液及蛋白丢失,从根本上消灭胸水,我们从2000-03/2000-10采用沈阳协合集团公司生产的生物调节剂高聚金葡素(HAS)胸腔注入式对8例病人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钛夹对结肠大息肉电切时预防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7例(82颗大息肉)结肠大息肉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钛夹组。对照组34人,共39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2cm;钛夹组33人,42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5cm。先用钛夹钳夹息内的根部,平均每颗息肉1.4个止血夹,然后行息肉电切术。术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出血、穿孔发生率。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息肉完全切除率为100%(39/39),钛夹组为97,6%(41/42,P〉0.05)。对照组病理检查:腺瘤型息肉占92.3%(36/39),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5%的腺瘤性息肉伴轻度非典型增生,2.8%的伴中度非典型增生和2.8%伴有癌变。钛夹组腺瘤性息肉占95.2%,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7.5%的腺瘤性息肉伴有轻度非典型增生,7.5%的伴有中度非典型增生和7.5%的伴有癌变。术后3、6、12个月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未见残留癌灶和复发征象。钛夹组出血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P〈005)。钛夹组无穿孔病例,对照组中1例发生小穿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钛夹钳夹结肠大息内后仍可完整地电切该息肉,包括癌变的息肉,并且比普通电切术减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9.
袁莉  李敏 《山东医药》2004,44(35):53-53
2002年6月~2004年8月,我们成功应用树脂灌流器血液灌流(HP)抢救20例重度除草剂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 80岁以上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4例患者年龄 80~ 89岁 ,平均 84 5岁。置管前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2 1 5± 7 6) ,并测量最大尿流〔Qmax ,(7 8± 3 5 )ml/s〕、残量尿〔RU ,(164 0± 10 4 0 )ml〕。于低位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置管 ,随访 1年 ,进行尿常规检查及IPSS、Qmax、RU测定 ,记录不适反应。 结果 置管成功 62例(96 9% ) ,平均置管时间 2 0~ 45min ,平均住院时间 12d。 4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患者置管后 1年的IPSS、Qmax、RU分别为 14 1± 3 2、(14 8± 4 5 )ml/s、(4 6 0± 2 6 0 )ml。 结论 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可作为治疗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