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58篇
  免费   4279篇
  国内免费   4156篇
耳鼻咽喉   272篇
儿科学   470篇
妇产科学   711篇
基础医学   2928篇
口腔科学   564篇
临床医学   13081篇
内科学   5935篇
皮肤病学   403篇
神经病学   1083篇
特种医学   20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7篇
外科学   6853篇
综合类   34644篇
预防医学   10731篇
眼科学   629篇
药学   21475篇
  152篇
中国医学   18911篇
肿瘤学   2595篇
  2024年   647篇
  2023年   2100篇
  2022年   1897篇
  2021年   2341篇
  2020年   2008篇
  2019年   2013篇
  2018年   990篇
  2017年   1856篇
  2016年   1931篇
  2015年   2321篇
  2014年   4316篇
  2013年   4218篇
  2012年   5806篇
  2011年   6160篇
  2010年   5680篇
  2009年   5674篇
  2008年   11284篇
  2007年   8526篇
  2006年   6710篇
  2005年   8598篇
  2004年   7215篇
  2003年   6461篇
  2002年   5423篇
  2001年   3746篇
  2000年   3014篇
  1999年   2174篇
  1998年   1862篇
  1997年   1453篇
  1996年   1397篇
  1995年   1272篇
  1994年   939篇
  1993年   539篇
  1992年   493篇
  1991年   533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587篇
  1988年   223篇
  1987年   181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李春刚 《黑龙江医学》2006,30(6):451-452
目的观察微量小剂量芬太尼与氯胺酮联合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较大剂量芬太尼PCIA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5.8±11.2)岁、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芬太尼2.0 mg,Ⅱ组为芬太尼1.5 mg+氯胺酮250 mg,Ⅲ组为芬太尼1.5mg+氯胺酮500 mg,Ⅳ组为芬太尼1.5 mg+氯胺酮750 mg;各组均加5 mg氟哌啶,然后加生理盐水至100mL。PCIA持续输注速度为24μL.kg-1.h-1。记录术后4、24、48及72 h的VSA评分、镇静评分、呼吸次数及SpO2变化情况。结果Ⅱ组VAS评分4个时点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Ⅰ组出现睡眠的病人也较多。结论适量小剂量芬太尼与氯胺酮联合用于术后PICA,能明显改善病人嗜睡的状况,镇痛效果也较理想,从而减少了术后嗜睡和呼吸抑制的状况。  相似文献   
92.
Medscape:你刚才提到的资料是解释在HIV疾病期间免疫系统如何被广泛激活的一种方法吗? Dr.Lederman: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HIV疾病中免疫激活作用的强度是可见的,有可能远大于暴露于任何一个或甚至少数不同的病原体的结果。慢性HIV感染或甚至更多的感染中在循环中80%的CD8阳性T细胞可以显示具有激活作用的表型标记物。所以,有些东西导致了相当广泛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3.
刘荣军 《河北医药》2006,28(9):890-890
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术后镇痛(PCA)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行PCA,同时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B组仅行PCA,不行围术期心理护理;C组不行其他镇痛方法,仅行PPST围术期心理护理.比较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3组术中麻醉平面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VAS评分:A组(2.1±0.9)分,B组(4.1±1.4)分,C组(7.3±3.2)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围术期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疼痛刺激,与术后镇痛合用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4.
产科手术     
宫颈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43例临床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科处理246例临床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术式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95.
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SAT),显著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血小板对一磷酸腺苷(ADP)敏感性增加,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也可从氯吡格雷获益。然而氯吡格雷在患者群中的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但临床上仍不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事件发生,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有效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亦称氯吡格雷无反应(nonresponse)、氯吡格雷低反应(10wresponse)等。为规范术语,避免混淆,建议统一使用氯吡格雷抵抗。  相似文献   
96.
曲安奈德在腰椎间盘切除手术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勉  叶蜀新  王攀  余游  蔡建平 《四川医学》2006,27(8):838-839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在椎间盘切除手术中留置椎管内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选取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36例,均行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于术侧隐窝留置曲安奈德10-15mg,随机选择22例原切口引流,另22例另开引流口留置引流管;对照组常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全组病例均留置引流管1d。研究组病例术后只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对照组病例术后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同时加用地塞米松20mg治疗3—5d。术后卧床1周。结果 研究组病例44例总有效率97.7%,远期效果一致,但术后短期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4.5%。结论 椎管内留置曲安奈德在椎间盘切除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在术后留置引流管如避免作原切口引流,使用还是相当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所致慢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何在利尿剂、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效果,改善愈后,值得认真研究。而通过改善缺血心肌有氧代谢进而提高心功能,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3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卒中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TIA发生卒中在第1年内较一般人群高13~16倍,5年内也达7倍之多。TIA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微栓了学说,而微栓予主要来源于动脉硬化(AS)的斑块。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他汀类约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有重要的独立于调脂的多重作用,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  相似文献   
100.
提高病案质量 防范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案是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对病人健康状况和诊治过程的全面原始记录,是医护人员进行正确诊治的科学依据,是临床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资料,并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随着2002年4月1日“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和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案的法律作用日显重要。它不仅是医务人员业务思维、行为选择的依据和基础,也是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论定是非、判明责任及医疗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的依据。因此,提高病案质量是十分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