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9篇
  免费   1686篇
  国内免费   1846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180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1585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2227篇
内科学   2092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288篇
特种医学   5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005篇
综合类   7793篇
预防医学   1474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8188篇
  18篇
中国医学   6384篇
肿瘤学   784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640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570篇
  2011年   1635篇
  2010年   1346篇
  2009年   1382篇
  2008年   2473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843篇
  2005年   2226篇
  2004年   1736篇
  2003年   1573篇
  2002年   1214篇
  2001年   1023篇
  2000年   890篇
  1999年   748篇
  1998年   629篇
  1997年   513篇
  1996年   515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薄荷油是从辣薄荷Mentha piperita L.叶中提取的挥发油。作者对薄荷油的体外抗HSV-1和HSV-2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3.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中凝血因子活性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过程中如何保护Ⅴ、Ⅷ因子活性,并探讨对其活性影响的因素。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和对日常工作的操作过程分析总结。结果离心温度、操作间的温度、操作台面的温度、制备过程的速度、水浴溶解过程、保存时间等均对凝血因子活性有影响。结论温度和时间及制备过程是影响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主要因素,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必须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相似文献   
104.
蜂胶因产地不同成分也不同。作者首次发现中国蜂胶提取物有强的抗增殖活性,继之从中分离出2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和12个已知成分,并对它们的抗增殖活性进行了检测。蜂胶用水于80℃提取2次,每次2 h,滤除不溶物。将滤液冷却,得油脂样物质,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孕妇及20例育龄健康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PT、APTT均缩短,且妊高征患者与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t-PA均明显升高(P<0.001),但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D有明显差异(P<0.01、P<0.001);妊娠期Fbg明显升高(P<0.01);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FDP有明显差异(P<0.01、P<0.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行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将300例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用KL型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以银染核仁灰度面积与细胞核灰度面积比值(I.S%)表示.结果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在各年龄组内男、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老年组I.S%值比青年组低(P分别小于0.05、0.01),老年组又比中年组稍低(P>0.05).I.S<6%者所占比例在中、老年组中也远高于青年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存在随年龄递减的趋势,提示人体在逐步走向衰老的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也渐渐下降.临床可将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作为一个免疫指标,通过检测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设定对照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及亚低温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分为3个亚组。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相应时间点(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少伤灶区白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8.
蚯蚓活性成分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蚯蚓(earthworm或lumbricus)俗称地龙,又名曲蟮、肾蚕、虫蟮等,为环节动物门(Ane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动物,其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我国入药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本草纲目》称其“治大腹黄疸”,“治中风疾病”,“化为水,疗伤寒”等等。我国蚯蚓约有3000余种,供药用者仅有秉氏环毛蚓(Pheretima camosa)、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背  相似文献   
109.
赵艳  娄红祥 《医学教育探索》2004,(12):1343-1345
葡萄属植物为葡萄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全球有60余种,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中国约有38种,其中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是该属植物中抗寒能力最强的种类。葡萄属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中富含活性成分,是新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近几年,许多结构独特的新骨架化合物不断从葡萄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10.
龙血树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学成分。本属部分植物木质部分泌出的树脂在各产地均做药用,具有抗炎止痛、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止血等多种药理活性,并可作为中药“血竭”的代用品。现对龙血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