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2篇
中国医学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野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吴钉红  杨立伟  苏薇薇 《中药材》2004,27(2):142-144
本文综述了野菊花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为野菊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野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该文简要概述了野菊花粗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活性成分的抗炎机制,发现相关活性成分能在多种炎症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通过归纳总结野菊花抗炎机制的主流观点,为野菊花抗炎作用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中蒙花苷与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控制入药野菊花的质量.方法 采用Welchrom C18(4.6 mm×250 mm,5μm),甲醇-水-醋酸(52:46:2)流动相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4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 安徽、山东产的野菊花两种黄酮苷含量较高,约为其他产地的2倍.结论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蒙花苷和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入药时应选择黄酮苷类含量较高的野菊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decoc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DCMM)的苦度叠加规律。方法以生物碱类(黄连Coptidis Rhizoma、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is Cortex、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Radix)、萜类(穿心莲Andrographis Herba、野菊花Chrysanthemi Indici Flos、苦楝皮Melia Cortex)、糖苷类(龙胆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黄芩Scutellariae Radix、连翘Forsythiae Fructus)9种苦味DCMM为研究载体,在单味载体呈味规律研究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二元(6组)、三元(10组)叠加实验,通过经典人群口尝法(traditional human taste panel method,THTPM)及电子舌法(electrionic tongue,E-tongue)分别评价其苦度,建立二元、三元叠加时叠加苦度-质量浓度对数(IZ-ln C)、叠加苦度-叠加前分苦度(IZ-I)、口尝叠加苦度-电子舌叠加苦度(IZo-IZe)拟合模型,探索其苦度叠加规律。结果 THTPM法中,二元叠加IZ-ln C、IZ-I共12组,均拟合出有意义模型(Rc2≥0.868,P0.05,n=6),模型类型为二次多项式或近似结构的模型(下同);三元叠加IZ-ln C、IZ-I共20组,拟合出18组有意义模型(Rc2≥0.659,P0.05,n=6)。E-tongue法中,针对3类味觉信息进行分析,二元叠加IZ-ln C、IZ-I共36组,均拟合出有意义模型(Rc2≥0.689,P0.05,n=6);三元叠加IZ-ln C、IZ-I共60组,拟合出52组有意义模型(Rc2≥0.662,P0.05,n=6)。IZo-IZe中,二元叠加共18组,拟合出8组有意义线性模型(Rc2≥0.727,P0.05,n=6);三元叠加共30组,拟合出13组有意义的线性或对数模型(Rc2≥0.670,P0.05,n=6)。结论叠加后苦度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叠加实验良好模型获取率为(二元100%,Rc2=0.936;三元87.5%,Rc2=0.906),而IZo-IZe中有意义的模型获取率较低,即以IZe预测IZo的方法目前尚不成熟;二元、三元叠加中原始苦度越高的饮片对IZ贡献度越大;黄连在同类型和不同类型叠加中苦度贡献度均最大;除黄连+黄柏+黄芩组存在因成分间可能发生沉淀反应等导致叠加后的苦度降低外,未发现更多因各成分交互作用而产生异常的苦度促进或拮抗现象;IZo-IZe相关性随组分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孟庆云  符玲  高振  尹芬  姚寒春  毕跃峰 《中草药》2015,46(21):3194-3197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工艺的野菊花中总黄酮的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经典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提取野菊花中黄酮类成分,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成分的量,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野菊花中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经典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所提取的总黄酮的量分别为12.60、11.02、10.95 mg/g,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得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物的IC50分别是2.67、3.43、5.13μg/m L。结论经典回流提取法提取得到的野菊花总黄酮的量最高,且抗氧化活性最强,说明野菊花中总黄酮的量和抗氧化活性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临近年底市场整体交易依然不旺,人气低落,多数品种继续保持平稳,只有零星货源走动顺畅。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中木犀草苷和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涛  陈学松  林冬杰 《中国药师》2007,10(11):1091-1093
目的:建立RP-HPLC法对野菊花中木犀草苷和蒙花苷同时定量方法,考察不同产地野菊花中木犀草苷、蒙花苷的含量。方法:用梯度洗脱。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250 mm×4.6 mm,4μm),柱温:35℃,流动相分别为甲醇和-1%冰醋酸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木犀草苷、蒙花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木犀草苷0.012~O.554μg,r=0.9992,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2.8%(n=6);蒙花苷0.005~0.197μg,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7%(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野菊花中樨草苷和蒙花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胡磊  常峥 《北京中医药》2007,26(5):305-306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本方功能为消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痈毒疔疮、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野菊花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建立野菊花挥发油提取方法.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结果: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最实用条件为,不浸泡、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蒸馏2h.结论:不浸泡、加水量10倍、蒸馏2h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工艺条件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中三种有机酸类药效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5%磷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在0-10 min,B相从10%线性改变至20%,10-30 min,B相从20%线性改变至30%;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室温。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95 2-1.904μg(r=0.999 86),咖啡酸的线性范围为0.0372-0.744μg(r=0.99988),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线性范围为0.186-3.72μg(r=0.999 91)。回收率分别为98.07%、98.73%和98.12%,RSD分别为1.96%、0.71%、0.99%(n=5)。结论HPLC法可同时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三个有机酸类药效组分,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