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6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341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7篇
  22篇
中国医学   287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痰浊、瘀血、肝风"等病理因素蒙蔽清窍而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石学敏院士依据此病机在1972年提出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其治疗方法主要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辅以疏通经络,并强调针刺手法过程中的手法量学以标准化、规范化整个针刺过程。中风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醒脑开窍"针刺法以调神、开窍启闭立法,治以"醒脑开窍",取穴以阴经穴位和督脉穴为主,改变了以阳经为主治疗该病的传统配穴原则。"醒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口服维生素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4例给予口腔功能训练,研究组44例给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口腔功能训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监测结果、语言表达能力、智力评估、构音障碍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脑电图均显著改善(P均0.05),语言表达能力、智力评分、构音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口腔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比较2组治疗后1,5,10,20 d时的血管痉挛发生率、GCS评分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脑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各时段的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5,10,20 d时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降低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血流速度,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昏迷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心电监护、吸氧吸痰、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调脂、营养脑神经、清除氧自由基等对症治疗。治疗组50例醒脑开窍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常规消毒,无菌针灸针,直刺,2次/d;安宫牛黄丸,1丸/次,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GCS评分、NIHSS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NIHSS评分治疗组降低/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安宫牛黄丸,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偏瘫复原汤+针刺+醒脑静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2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偏瘫复原汤+针刺+醒脑静+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ADI评分(B arthel指数)、满意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运动功能评分、ADI评分、满意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复原汤+针刺+醒脑静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熊涛 《光明中医》2016,(19):2855-2856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现象,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痰开窍、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特定时间段符合标准的住院病例共计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予以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3.2%,两组患者NIHSS评分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结论: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临床疗效可靠,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120-124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Frizzled1、Dvl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丹龙醒脑方7.4g/kg组和丹龙醒脑方14.8g/kg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1d、3d和7d采用改良m-NSS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d后取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区Brdu阳性细胞率;采用RT-q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Frizzled1、Dvl1、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再灌注1d,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3d、7d,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丹龙醒脑方7.4g/kg组、丹龙醒脑方14.8g/kg组评分明显降低。2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Brdu阳性细胞率增大,Frizzled1、Dvl1、Cyclin D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丹龙醒脑方7.4g/kg组、丹龙醒脑方14.8g/kg组Brdu阳性细胞率增大,Frizzled1、Dvl1、Cyclin D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丹龙醒脑方能改善神经缺损症状,促进脑缺血后海马区NS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Frizzled1、Dvl1表达水平,从而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宋康教授关于“肺鼻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跟师随诊,对宋康教授“肺鼻同治”理论及诊疗思路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结论]:宋康教授秉承祖国医学“治病求本”、“异病同治”、“整体观念”及“未病先防”的思想理念,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临证贯以“祛风脱敏”、“芳香开窍”、“清热泻肺”为法则,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早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管内控制性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及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血管内控制性降温) 31例、对照组(醒脑静+局部亚低温) 35例。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脑脊液乳酸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S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和30 d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14 d,两组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治疗组SSS评分升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治疗后1、2、3、4和5 d, 两组脑脊液乳酸含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d和7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脑脊液乳酸含量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P=0.000<0.01)。结论:醒脑静联合早期血管内控制性降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远期获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