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3篇
  免费   1016篇
  国内免费   70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73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6595篇
内科学   114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4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159篇
综合类   6110篇
预防医学   198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576篇
  66篇
中国医学   1156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1407篇
  2022年   1067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1009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274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331篇
  2010年   1219篇
  2009年   1190篇
  2008年   1150篇
  2007年   915篇
  2006年   789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根据其浓度分为微炎症反应组(40例)和非微炎症反应组(90例),检测两组rHu—EPO治疗3个月时达到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水平,研究微炎症反应对rHu-EPO疗效的影响。结果:微炎症反应组的Hb升高幅度较非微炎症反应组Hb升高幅度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反应直接影响rHu-EPO疗效,其炎症介质水平的高低与RBC、Hb的升高幅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2.
腹膜透析患者头孢类抗生素脑病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1,男,66岁,因“发热、腹痛7天,意识模糊2天”急诊入院。患者3年前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间断化疗及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病情缓解。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引流出腹透液混浊,在当地医院输注头孢吡肟2.0∥次,一日二次。3天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遂停用,转入我院。既往无癫痫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史。体检:T38.5℃,P81次/分,BP150/85mmHg,R20次/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3.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腹膜透析(CAPD)患者合理的胰岛素应用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所有接受CAPD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方案及血糖控制情况.并在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动态观察24例新收的糖尿病CAPD患者透析前、后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剂量调整方案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2002年6月至2002年12月间共25例2型糖尿病CAPD患者,其中腹腔内注射胰岛素(IP)6人,皮下注射胰岛素(SC)9人,腹腔和皮下联合应用(IP SC)7人.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透析液糖总负荷量、透析液平均糖浓度、透析剂量在IP、SC、IP SC三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与IP及IP SC组相比,SC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③腹膜炎的总发生率为1次/每15患者月,明显高于同期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1次/每48患者月),(P<0.01);④动态观察24例新收的糖尿病CAPD患者,胰岛素剂量较透析前平均增加了(0.33±0.23)倍.透析后调整的胰岛素实际增加量与理论预测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平均为(5.81±1.22)mmol/L.结论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有效控制糖尿病CAPD患者血糖水平的适当途径.腹膜透析后,可在原有皮下应用胰岛素方案的基础上,参照糖吸收量计算需增加的胰岛素用量适当增减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上调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表达,旨在探讨Smad7的高表达对大鼠腹膜炎模型的炎症反应和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Ⅱ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入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后两组分别给予空载体和Smad7质粒转染,72 h后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E.Coli, ATCC 25922) 109 CFU/kg体重诱导腹膜炎,在48 h后做腹膜功能试验并杀检大鼠。检测腹水及血白细胞计数、腹水细菌菌落计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Smad7和CD45在腹膜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腹膜组织Smad7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腹膜功能与腹水白细胞数和细菌菌落数进行Pearson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结果 与空载体组比较,Smad7转基因组大鼠腹膜组织Smad7的表达、腹水白细胞计数和腹膜组织浸润的白细胞数均显著增加,但腹水细菌菌落计数显著降低、腹膜功能显著恶化。相关分析显示腹膜功能的恶化与腹水白细胞计数相关而与腹水细菌菌落计数无相关。结论 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高表达增强了腹膜局部的炎症反应,而过强的炎症反应导致腹膜功能进一步受损。  相似文献   
85.
应充分重视和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透析患者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近年来的研究提示,无论是腹膜透析(PD)还是血液透析(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存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仅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透析的时间,维持较好的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是病死率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6.
有机磷中毒胃肠道内毒物清除方法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袁彬  沈洪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59-760
有机磷中毒是我国急诊中毒学最为重要的课题。据统计,每年有5~7万人发生有机磷中毒,其中中、重度中毒患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自卫生部1991年向农村和基层推广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技术以来,已使死亡率从原来的40%左右降到现在的10%左右,但总量仍很大。救治有机磷中毒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及时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常可在洗胃之前对神志清醒、配合的中毒患者进行催吐,可起到迅速清除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也为饱餐后服毒患者顺利洗胃打下基础。本文着重综述洗胃、使用吸附剂、导泻、胃肠透析在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1 洗胃洗…  相似文献   
8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阐述MICS的概念、意义、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88.
李杰  吴春林 《华夏医学》2006,19(3):532-533
我院2000~2005年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透析治疗白毒伞蕈中毒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35例均为思茅地区自1997年初~2002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治疗的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31.5岁。 二、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下例几期。①潜伏期:35例患者误吃白毒伞蕈后约15~30小时无任何症状,没有一位患者在此期到医院就诊。②胃肠反  相似文献   
90.
透析与营养不良的认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类型、评价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