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0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研究迷迭香酸对γ射线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为观测指标,C57BL/6J小鼠经60Co γ射线1~3 Gy照射24 h后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选择合适的照射剂量;C57BL/6J小鼠经60Co γ射线2Gy照射后不同时间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选择照射后取骨髓的时间;2 Gy照射前经迷迭香酸处理的C57BL/6J小鼠照后24 h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确定迷迭香酸对小鼠微核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结果 2 Gy照射24 h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比较明显,适合作为小剂量照射条件;照射后24 h或48 h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比其他时间明显;经迷迭香酸100 mg/kg连续7次处理后的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中,微核发生率(6.5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23.65‰)。结论 迷迭香酸对γ射线致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迷迭香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甘油三酯(TG)含量、肝脏指数和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迷迭香酸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TG含量以及肝匀浆MDA含量,对肝重量增大有抑制作用,使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结论:迷迭香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泽兰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欧洲药典》泽兰专论的质量标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于样品提取和色谱条件的优化结果建立迷迭香酸的分析方法,同时对该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包括采用单变量分析(OVAT)进行方法的耐用性研究及按照《欧洲药典》的方法测定该色谱系统的滞留体积。结果:迷迭香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02~60.30μg·m L~(-1)(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5.5%~101.6%,RSD=2.1%(n=9);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及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该色谱系统滞留体积为2.4 m 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准确度及耐用性良好,可作为泽兰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列入《欧洲药典》泽兰专论的质量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叶香茶菜中迷迭香酸和冬凌草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9 nm,柱温30 ℃。结果 迷迭香酸和冬凌草甲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53~4 765 ng和13.66~6 830 n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3%和95.8%,RSD%分别为1.4%和1.9%。结论 该法简便、稳定、可靠、耐用性良好,可用于毛叶香茶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河南不同产地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河南不同产地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以比较夏枯草质量的优劣,为夏枯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迷迭香酸色谱条件为:采用Bet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甲酸(40:6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30nm;结果:迷迭香酸在0.44-8.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0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86.
李存玉  林亚娟  李明明  章莲  李硕  彭国平  支兴蕾 《中草药》2022,53(20):6431-6442
目的 基于成分存在状态定量计算模型,分析丹参注射液(Danshen Injection,DI)的醇沉工艺中酚酸类成分的传递规律。方法 以DI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基于纳滤传质数学模型,收集膜通量、截留率数据,拟合溶质传质系数,以分子态单体成分为参照,构建成分存在状态定量计算模型,进而分析中间体密度1.05、1.15、1.25 g/mL时,指标性成分醇沉至75%、85%的转移率与成分存在状态及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性,以期解明醇沉精制机制。结果 存在状态定量计算幂函数方程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DI中间体的密度为1.05~1.25 g/mL时,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分子态比例分别为1.14%~5.25%、66.70%~80.25%、10.51%~19.11%、1.13%~11.44%,对密度-分子态比例-醇沉转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醇沉体积分数由75%增加至85%,转移率下降比例排序为丹参素钠>丹酚酸B>迷迭香酸>原儿茶醛,成分存在状态为影响醇沉转移率的主导因素,且与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构建了DI中间体中酚酸类成分分子状态定量计算方法,初步阐明醇沉精制机制,有助于制剂醇沉工艺的标准化控制。  相似文献   
87.
迷迭香酸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鼠耳肿胀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等急性炎症模型、慢性肉芽肿模型及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迷送香酸对急、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结果:迷迭香酸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性炎症,对Freund's完全佐剂介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强弱与剂量大小呈较好的量效关系。另外,迷迭香酸能降低炎症模型动物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β、CRP的含量。结论:迷迭香酸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CRP的产生可能是迷迭香酸减轻炎症反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目的基于紫外(UV)和高效液相(HPLC)全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与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整合评价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49批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样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而阐明夏枯草由草到药的演变过程,解释夏枯草"夏枯质优"的科学内涵。方法建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49批夏枯草样品的UV和HPLC全息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其进行评价,筛选出影响夏枯草分类的特异性吸收波段,并对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49批夏枯草样品的UV和HPLC指纹图谱,PCA和PLS-DA分析可直观显示夏枯草样品中总的化学组分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时动态的变化趋势,其中夏枯草枯萎期可以明显的和其他4个时期区分开来,且其他4个时期有向枯萎期动态渐变的趋势。UV指纹图谱通过PLS-DA筛选出特异性吸收波段为261 nm,HPLC指纹图谱利用PLS-DA的变量因子(VIP)分布图,筛选出VIP值大于1.3的2个色谱峰,经指认为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确定为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夏枯草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为0.020%~0.344%;异迷迭香酸苷的含量为0.0016%~0.0988%。多成分定量结果说明,果穗枯萎期中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含量测定结果与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结果一致,两者可相互验证。结论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与多成分定量,多种分析方法并用,全方位整合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夏枯草从草到药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整体化学信息的动态监测。该方法分析全面、操作简便,为阐明"夏枯质优",规范夏枯草药材采收及全面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黄博  姚力  林燕翔  张慧  张颖婷  罗轶  张涛 《中草药》2019,50(13):3058-3064
目的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SHDG)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厂家及批次SHDG的质量差异,为SHDG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法,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SHDG指纹图谱,并利用对照品和HPLC-Q/TOF法对其特征峰进行指认;同时建立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厂家及相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制剂进行分类,并阐明造成差异的主要成分。结果建立SHDG指纹图谱,确证了7个特征峰并进行了指认,分别是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4-O-β-D-葡萄糖苷、迷迭香酸。55 min内SHDG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分别在各自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2%(RSD 1.54%)、98.20%(RSD 1.12%)、99.58%(RSD 1.12%);18批样品绿原酸质量分数为0.33~1.39 mg/g,异嗪皮啶质量分数为1.31~2.74 mg/g,迷迭香酸质量分数为1.11~4.54 mg/g;18批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为0.688~0.992;不同厂家及批次的SHDG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根据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3个主要成分含量测定能够为SHDG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基于EGFR-JNK通路,探讨RAA-11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RAA-11对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人胃癌MGC-803细胞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RAA-11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A-11对人胃癌MGC-803细胞EGFR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RAA-11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及通路蛋白EGFR、JNK、p-JNK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表明,与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相比,RAA-11明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P<0.01),提示RAA-11对MGC-803细胞有选择作用;划痕实验结果提示,RAA-11能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RAA-11降低了人胃癌MGC-803细胞EGF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RAA-11上调人胃癌MGC-803细胞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并促进通路蛋白JNK、p-JNK的表达(P<0.01),下调抑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并降低了通路蛋白EGFR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RAA-11通过作用于EGFR-JNK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能够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