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0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狭基线纹香茶菜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狭基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var.gerandianus(Benth.)Hara)即中药溪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水混悬液经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再对乙酸乙酯层运用硅胶、D101大孔树脂S、ephadex LH 20、ODS等柱层析手段并配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方法及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既6去羟基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6 dehy-droxyl rosmarinate,1)、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2)、咖啡酸(caffeic acid,3)、6,7二羟基香豆素(6,7 dihydroxycoumarin,4)、槲皮素(quercetin,5)、蓟黄素(cirsimaritin,6)。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2.
用RP-HPLC法对丹参培养物中迷迭香酸和紫草酸B进行了定量分析。在Nova pak C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建立福建三明产九节茶浸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九节茶浸膏中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在0.005~0.199μg、0.008~0.33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5%(RSD=2.79%,n=6),97.70%(RSD=1.82%,n=6)。结论为制定闽产九节茶浸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考察迷迭香酸对缺氧/复氧损伤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单层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考察药物对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漏出率、跨细胞间电阻值、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透过率的变化,同时分析相应关键信号分子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损伤可导致细胞活力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增加,跨细胞间电阻值降低,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透过率增加,罗丹明123(Rh123)蓄积增多,提示缺氧/复氧损伤条件下内皮屏障功能受损。给予迷迭香酸后血脑屏障功能明显改善,分子信号显著上调。[结论] 迷迭香酸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苏叶中迷迭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苏叶中迷迭香酸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苏叶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迷迭香酸,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0.5%醋酸水溶液(2∶5∶2∶5)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1,主机转速800 r.min-1,温度25℃。结果:每0.20 g紫苏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经1次纯化,纯度为98.6%的迷迭香酸的得率约13%。结论:高速逆流色谱可高效分离纯化紫苏叶中的迷迭香酸。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γ射线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为观测指标,C57BL/6J小鼠经60Coγ射线1~3 Gy照射24 h后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选择合适的照射剂量;C57BL/6J小鼠经60Coγ射线2Gy照射后不同时间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选择照射后取骨髓的时间;2 Gy照射前经迷迭香酸处理的C57BL/6J小鼠照后24 h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确定迷迭香酸对小鼠微核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结果 2 Gy照射24 h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比较明显,适合作为小剂量照射条件;照射后24 h或48 h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比其他时间明显;经迷迭香酸100 mg/kg连续7次处理后的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中,微核发生率(6.5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23.65‰)。结论迷迭香酸对γ射线致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对迷迭香酸(RA)作用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探讨迷迭香酸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2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硝酸异山梨酯组、RA小剂量组、RA中剂量组、RA高剂量组。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变化,检测血清CK—MB、GOT、LDH、cTnT以及细胞内SOD、MDA含量,测定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模型组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CK—MB、GOT、LDH、cTnT升高明显,MDA值升高,SOD值减小,心肌梗死明显。所有RA组与缺血模型组比较,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抬高的最大值明显降低,CK—MB、GOT、LDH、cTnT值降低,MDA值减小,SOD值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结论迷迭香酸对大鼠冠脉结扎后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8.
HPCE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电泳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75μm×60cm);运行缓冲液:20mmol·L^-1的硼砂溶液(pH9.88);分离电压18kV;进样时间为5s;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迷迭香酸在20.4-163.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对迷迭香酸(RA)作用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探讨迷迭香酸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12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硝酸异山梨酯组、RA小剂量组、RA中剂量组、RA高剂量组.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变化,检测血清CK-MB、GOT、LDH、cTnT以及细胞内SOD、MDA含量,测定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模型组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CK-MB、GOT、LDH、cTnT升高明显,MDA值升高,SOD值减小,心肌梗死明显.所有RA组与缺血模型组比较,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抬高的最大值明显降低,CK-MB、GOT、LDH、cTnT值降低,MDA值减小,SOD值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结论 迷迭香酸对大鼠冠脉结扎后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揭示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在冬凌草植株内空间积累的动态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在同一株植物内,从上到下随着叶位及节问的降低,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也逐渐降低.结论:本结果为确定冬凌草的最佳采收部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