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8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829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25篇
  7篇
中国医学   14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桂枝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口服秋水仙碱片;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汤。2组均连续治疗7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症状积分、血尿酸、临床疗效、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水平、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症状积分,血尿酸水平,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2.86%,对照组为3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免疫反应水平,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口服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局部贴敷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和吲哚美辛巴布膏局部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总有效率和治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评价止痛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8.9%和11.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6%和2.4%)(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VAS分值(1.2±0.5)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数(10%)显著低于对照组(24%)(P<0.05).结论: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红花如意丸联合秦氏风湿灵治疗女性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1 166例风湿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8例,治疗1组390例和治疗2组398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秦氏风湿灵加减治疗,治疗2组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如意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急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02%,治疗1组有效率为84.36%,治疗2组为有效率95.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Lysholm评分、Teng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血清TNF-α、IL-1β、CRP、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如意丸联合秦氏风湿灵有助于缓解女性风湿性关节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4.
膝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发生膝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活动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滑膜炎处于急性发作期,这时滑膜腔内炎性介质对膝关节骨和软骨的破坏明显加重,应予以积极治疗。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盘龙七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均为风湿痹阻证,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盘龙七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与证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与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与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盘龙七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与病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06.
机器学习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等不同算法的相互作用,将患者一般信息、基因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治和预后等多维度数据进行整合,根据临床实际问题完成建模或优化的过程。风湿免疫性疾病异质性高,发病机制复杂,传统分类标准和诊疗指南难以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和进展,为探索更加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7.
生物制剂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目前应用于风湿性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剂主要指生物靶向治疗药。  相似文献   
108.
川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莉 《工企医刊》2005,18(1):70-72
川芎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为伞形植物川芎Ligus- ticum chuanxion Hort的干燥根茎。临床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徵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刺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现综述如下。 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川芎嗪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改善脑血液循环,并使脑搏动性血容量增加。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能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重和湿重,同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陈洁文等观察了川芎嗪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9.
中医学中的痹证,泛指影响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类疾病。风、寒、湿邪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外部因素,是标;正气不足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内因,是本。对于痹证的治疗,中医临床主要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疗效显著。今后应立足于中医理论,建立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分期标准,正确把握疾病的发展、转归与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10.
郭立芳  白海燕  陈国会 《陕西中医》2007,28(8):1007-1009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通络方(桂枝、知母、赤芍药、生地黄、牛膝、当归、威灵仙、乌梢蛇)治疗本病1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均有改善(P<0.05),2组治疗后ESR、RF、CRP和免疫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