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9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2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461篇
内科学   620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50篇
综合类   3563篇
预防医学   61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506篇
  13篇
中国医学   5034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790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透析治疗白毒伞蕈中毒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35例均为思茅地区自1997年初~2002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治疗的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31.5岁。 二、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下例几期。①潜伏期:35例患者误吃白毒伞蕈后约15~30小时无任何症状,没有一位患者在此期到医院就诊。②胃肠反  相似文献   
92.
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于1954年由前西德学者合成并上市的。沙利度胺相关的神经病是在进入欧洲市场一年后被首次报道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周围神经病变作为长期应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主要副作用已经显示出来。沙利度胺神经毒性成了限制沙利度胺使用的最重要的副作用,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使用沙利度胺治疗的疾病。我们介绍的是一位浆细胞白血病的病人,经多次强烈的联合化疗未获缓解,然而,在应用沙利度胺后获得了完全缓解。但在应用9个月后出现了感觉异常。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4岁。1999年7月2日因反复发热伴乏力5个月入院。查体:轻度贫…  相似文献   
93.
夏季因气温较高,各种微生物繁殖较快,活动频繁,会给人们带来污染,极易出现消化道反应,腹泻是最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94.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但其导致的并发症严重.动物和离体心脏的实验研究证明脂肪乳剂能快速逆转强效酰胺类局麻药导致的心血管系统衰竭.多例成功复苏酰胺类局麻药所致心脏停搏的报道显示,脂肪乳剂可成功逆转局麻药中毒所导致的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衰竭.脂肪乳救治局麻药中毒的机制可能通过两个途径共同作用:降低组织中的局麻药浓度和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95.
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行胸主动脉瘤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采用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辅以上腔静脉持续逆行脑灌注 (CRCP)方法 ,手术治疗 2例急性DeBakeyI型夹层动脉瘤 (DAA)和 1例急性钝性创伤性主动脉峡部破裂伴假性动脉瘤 (FA)病人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例DAA均为男性 ;年龄 32、4 4岁。急性胸痛入院 ;经CT、MRI确诊 ;单个内膜裂口 ,分别位于导管韧带旁、左锁骨下动脉旁 ;升主动脉直径 5 4cm、4 6cm ;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微量反流。 1例行升主动脉加半弓置换术 ,1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术。1例FA为女性 ,38岁。车祸…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通过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及其保护方法。方法 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16头,体重22~25kg。鼻咽温降至18℃时分别给予如下处理90min:DHCA(I组),顺行脑灌注(ACP,Ⅱ组),逆行脑灌注(RCP,Ⅲ组),RCP 尼莫地平(Ⅳ组)。复温120min至鼻咽温36℃。取左侧海马头部制备细胞悬液,AnnexinV—FITC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Ⅱ组明显高于Ⅲ组,Ⅱ组、Ⅲ组与IV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Ⅱ组、Ⅲ组与Ⅳ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坏死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死亡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显著性界值P=0.05)。结论 DHCA后神经元发生凋亡、坏死和死亡,是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ACP使细胞凋亡和死亡减少,神经元保护作用最佳;RCP亦能使细胞凋亡和死亡减少,但神经元保护作用次于ACP;尼莫地平部分抑制了Ca^2 内流,脑保护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97.
泻克星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初步探讨泻必康对小鼠解痉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参苓白术散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醋酸的方法,观察小鼠的扭体次数。采用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方法,观察泻必康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结论:泻必康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9.
反应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8例临床观察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陈欣关键词反应停;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图号R781.5复发性口腔溃疡是1种常见的口腔疾患,迄今多数药物对此病均无满意的疗效,最重要的是不能防止复发。作者用反应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8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
赵庆宪 《海南医学》1992,3(4):50-51
笔者于1978年至1989年间应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急性肠炎、慢性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205例,收到良好的疗效(见附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