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齐鲁药事》2011,(7):434-434
<正>调五脏、补元气、抗疲劳真正倡导全民健康的国食健字保健佳品国家级名老中医路志正先生,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生于1920年,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2011年  相似文献   
32.
路老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十八字诀作为学术思想的核心,是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提炼和升华,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调升降”在调理脾胃中居于重要地位。文章就“怡情志,调升降”中“调升降”的含义、理论基础、病证类型、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解释了调理脾胃升降的方法以及用药法度,由此窥见路老学术思想之一斑,对于领会、继承和发扬路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3.
《健康大视野》2009,(12):34-36
89岁的路志正教授,至今行医整60周年。路志正教授的伯父路益修是当地名医,路志正教授的父亲也粗通医道。家境的熏陶,使得他幼年即酷爱医学,从小就承蒙父亲日授《千家诗》、《医学三字经》等,六岁入学,业余时间更经常诵读《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入门书籍,后考入高小,因经济拮据而辍学,随从伯父路益修学医。路志正教授精通中医典籍,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很有造诣,擅长针药并用,同时特别重视食疗,圆机活法,因证而施。  相似文献   
34.
脾胃居中为五脏六腑之枢,脾胃与口、经脉相连,功能相属,口疮的发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也与心、肺、肝有关。路志正教授治疗口疮以调理脾胃为主,多用健脾化浊祛湿,通腑导滞,清利湿热,温中散寒法;或与他脏同调,常用调理心脾,肃肺和胃,清肝健脾和胃法。形成以调理脾胃为中心,相关脏器兼治的特点,值得效法。  相似文献   
35.
发作性睡病,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实邪干扰、正气不足,无论虚实,总以阳气不足,脾虚湿盛使然,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路志正教授认为,病因病机,脾肾两脏是关键;辨证论治,祛湿醒神贯其中;知常达变,圆机活法开思路.指出多与内湿有关,治疗当注意祛湿,治疗中常用养心安神、重镇之类药物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一则体现异病同治;二则体现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更合宜阴阳互根,治病求本之意.  相似文献   
36.
余读路志正医家<治淋不宜囿于"忌补"之说>一文后,综合临床辨证用之,甚感路老立论之新、辨证之精、读书之博,实为后生医者虚心潜学之榜样.学路老之辨证用之于临床受益非浅.院校始出之时,每遇淋证患者多乏辨证,常用之与"八正散""五苓散""导赤散"之类方药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37.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58例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彩霞  王中原 《河南中医》1996,16(5):301-302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58例临床观察报告高彩霞王中原郑州市中医院(450007)主题词/路志正/中医师胸痹/中医药疗法当今人们治疗胸痹多着眼于心,而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主任医师独具慧眼,提出以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38.
路志正教授认为便秘虽出自肠道,但根在脾胃。治疗便秘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升降,把握运、降、润、通几个方面,坚持运中有降,降中有通,通中有润的原则。临床采用健脾和胃、健脾祛湿、健脾益气养血、温中健脾、芳化湿浊、疏肝健脾等治法,总以调理脾胃为核心。  相似文献   
39.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1
本刊讯 日前,由中医之家主办的“2010国医大讲堂”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正式开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部门领导,国医大师路志正、李辅仁、颜正华,中华中医药学会、部分省、区、市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以及各地曾参加过“全国基层中医师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代表参加了开讲仪式。  相似文献   
40.
国医大师路志正在认真研究中医经典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和现代研究成果,以风湿病代替传统中医中的痹证,并提出了"燥痹""产后痹",完善了中医风湿病、湿病学,开拓了中医治疗风湿病、湿病的新思路。他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和基层中医经验,先后发掘和推广了石家庄治疗乙脑和民间的捏脊疗法。积极从中医的角度研究其中医病因病机,为防治非典型肺炎等重大疾病制定了中医药防治方案,认为临床必须坚持辨证施治,坚持恒动观念、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发挥中医综合疗法优势,重视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就能扩大中医临床阵地,提高中医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