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中医研究40年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贾得道关键词贾得道治学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作者简介贾得道,男,1916年5月出生,山西清徐县人。1946年于山西省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西医临床工作10年,1956年参加西医离职学习中医2年...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月—2004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共收治3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所致小儿肠炎,均误诊,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年龄3~11岁。无明显原因出现腹泻、腹痛、厌食,病程1~6个月,被误诊为小儿肠炎,多处求医未治愈。1.2临床表现患儿腹泻、腹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3.
瓜蒌性味甘寒润降,故能降气治咳嗽、润肺利咽、润大肠以通便,且能理气宽胸、散结消肿,是临床常用之药。秋季采摘成熟果实,阴干入药,名全瓜蒌;单用其种子为瓜蒌仁;单用其果皮为瓜蒌皮。瓜蒌仁擅治气逆咳嗽,又有滑肠通便作用。瓜蒌皮清化热痰,适用于喉痒痰黄之症。全瓜蒌兼有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分型.方法:统计分析经内镜下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对其年龄、性别、类型、症状、最后诊断、相关疾病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等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亦分析患者血红蛋白、平均细胞体积、血清铁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腹腔自身抗体、贾第虫和粪便OVA寄生虫,ELISA分析贾第虫的特异性抗原水平.结果:筛选出17例经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的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为28.1岁(17-56岁),男9例,女8例.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中,腹痛(47%)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胃窦结节(41%)是最常见的内镜表现.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评估显示,所有患者均有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在隐窝间和上皮内增殖占70.5%,47%的患者存在绒毛萎缩.通过组织学检查和/或特定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粪便抗原阳性实验显示有6例患者感染贾第虫.患者的临床诊断显示某些特征,如腹泻、贾第虫病、分泌型IgA缺乏症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胃炎,并且他们中的一些与其他的有相关性.结论: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其黏膜有明显淋巴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建议应对造成这一显著炎症反应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病因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单克隆抗体抗贾第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外纯培养的贾第虫滋养体免疫BALB/c小鼠和常规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特异的抗贾第虫单克隆抗体(1E2,1G5),以其与贾第虫滋养体相互作用,均发现具有明显的抗贾第虫效果,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5%和63.4%;将此单抗加入正常培养液中,其含量与抑制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4和0.8987;单抗经滋养体吸收后,对贾第虫的生长抑制作用消失;经补体灭活前后的豚鼠血清对单抗的抑制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牧区生活饮用水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4年6—7月,采集随机抽取的赤峰市翁牛特旗8所幼儿园和18户家庭的生活饮用水水样以及辖区内的2条河流和1个水库的环境水样,检测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浑浊度、色度、p H值、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结果幼儿园水样中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62.5%,均未超标;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62.5%,超标率为12.5%。家庭水样中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50%,均未超标;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27.8%,均未超标。26份饮用水样中浑浊度、色度和总大肠菌群的超标率分别为23.08%,26.92%和19.23%,耐热大肠菌群无超标。3份环境水样均检出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总大肠菌群。水中贾第鞭毛虫、总大肠菌群均与隐孢子虫呈显著正相关(rs分别为0.682、0.495,均P0.01);水中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均与耐热大肠菌呈显著正相关(rs分别为0.441、0.463,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牧区的生活饮用水和环境水体均存在原虫污染,可能与粪便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或称G.intestinalis或G.duodenalis,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呈全球分布的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肠道内的微需氧原虫。本虫引起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贾第虫病的流行甚至爆发流行屡有报道。本病已被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10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贾第虫病也曾在国际旅游者中流行,故又有“旅游者腹泻”之称。近年来,贾第虫已被认为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常在同性恋人群中传播并与艾滋病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AA)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核酸检测方法,并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蓝氏贾第鞭毛虫β?贾第素(β?giardin)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检测引物及荧光探针,建立荧光RAA检测体系。分别以不同拷贝数的重组质粒(含β?giardin基因靶序列)和不同浓度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分别以蓝氏贾第鞭毛虫、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微小隐孢子虫、似蚓蛔线虫、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蓝氏贾第鞭毛虫荧光RAA检测方法,其可在等温(39 ℃)条件下实现对靶基因片段的快速、特异性扩增(20 min内)。分别以重组质粒和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可达102拷贝/μL和1 pg/μL;以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微小隐孢子虫、似蚓蛔线虫、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的RA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具备较好特异性。结论 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敏感、特异的可用于蓝氏贾第鞭毛虫核酸检测的荧光RAA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α-19贾第素的特异性抗体,并通过免疫荧光对该贾第素的亚细胞定位进行鉴定。方法 经PCR获得α-19贾第素编码区片段,双酶切将目的 片段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α-19,重组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 Western blot验证表达情况;采用设计的合成抗原肽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和筛选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别用贾第虫滋养体裂解物和α-19贾第素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验证抗体特异性和结合力,选择特异性最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α-19贾第素的亚细胞定位进行观察。结果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α-19,经SDS-PAGE及 Westernblot分析显示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49 kD的重组蛋白,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显示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α-19-3-7-3-5分泌的抗体结合力和特异性俱佳,可用于定位研究;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α-19贾第素主要位于贾第虫滋养体的腹鞭毛。结论 制备了α-19贾第素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显示α-19贾第素定位于贾第虫滋养体的腹鞭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对C2株蓝氏贾第鞭毛虫ILP蛋白(Impact-like protein)进行克隆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蛋白结构分析。方法提取C2株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PCR扩增ILP基因,构建pGM-T重组载体,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将ILP基因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运用PSIPRED和SWISS-MODEL进行蛋白结构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P,该基因全长831bp。SDS-PAGE结果显示,目的蛋白条带出现在相对分子量约33kD的位置,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结论成功克隆、表达并分析C2株蓝氏贾第鞭毛虫ILP蛋白,为蓝氏贾第鞭毛虫ILP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