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58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月经不调和痛经困扰很多女性,推荐一套瑜伽动作,可缓解经期疼痛。通过瑜伽的伸展、扭转可加强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强壮内脏器官,对月经不调和痛经的女性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52.
李依洁  贾可欣  刘闰平  孙蓉  李晓骄阳 《中草药》2022,53(16):5193-5204
肝纤维化是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激活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沉积为特点的多种恶性肝脏疾病必经病理过程及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众多临床常用经典方可通过调控HSCs命运、调节胆汁酸或脂质代谢、减少病理性血管生成、直接或间接促进ECM降解以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临床肝纤维化诊疗中的常见中医证型,在中医药辨证思维指导下归纳出利湿退黄、调和肝脾、养血柔肝、破瘀消癥、滋阴清热5种主要治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应经典方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建立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经典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独特治疗体系,并为临床提供肝纤维化创新性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953.
介绍张萍青教授治疗产后病的临床经验。张萍青教授认为产后病的病理特点为多虚多瘀、本虚标实。虚为产后第一要义。治疗产后病以调和气血为要,不忘行瘀消散,以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同时,十分注重情志因素和脾胃因素的致病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治疗产后乳汁不行、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身痛、产后抑郁等,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95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严夏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系统中收集严夏主任医师在门诊诊治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病例的医案处方资料,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处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处方671首,涉及中药191味,中医证型主要分为8类。痰浊闭阻型常用药有茯苓、陈皮、石菖蒲、法半夏等9味,药性偏温,多为甘味药,主要入脾、胃经;心血瘀阻型常用药有川芎、赤芍、郁金、丹参等9味,无明显药性偏向,多为苦味药,主要入肝经;气滞心胸型常用药为川芎、陈皮、枳壳等5味,药性偏温,多为辛味药,主要入肝、脾经;寒凝心脉型常用药为细辛、桂枝、熟附子3味,药性温热,药味无明显偏向,多入心经;气阴两虚型常用药为五指毛桃、白术、党参等6味,多为平性药,药味多甘味,主要入肺、脾经;心肾阴虚型常用药为白芍、山茱萸肉、金樱子、麦冬等6味,药性偏寒凉,药味无明显偏向,主要入肝、肾经;心肾阳虚型常用药为淫羊藿、杜仲、菟丝子、熟附子4味,无明显药性药味偏向,主要入肝、肾经;肝阳化风型常用药有全蝎、蔓荆子、钩藤3味,无明显药性药味偏向,主要入肝经。关...  相似文献   
955.
[目的]介绍田丽颖主任医师运用调和冲任针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医案、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分析田丽颖主任运用调和冲任针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理论和临证特色,并列举医案加以验证。[结果]田主任认为多数妇科病基本病机为冲任失调及肝脾肾三脏受损。临证运用调和冲任针法,取穴以循冲任二脉的经穴为主,善取冲任与肝脾(胃)肾交会穴,另加子宫经验用穴,穴少义精,远近并重;辨证加取百会、三阴交等一两穴,阴阳相引,益气补血;同时注重针刺顺序及针刺方向;强调冲任为先,兼顾疏肝补脾益肾,极具异病同治之妙。本篇病案患者属继发性不孕,辨证为肾阳虚证,伤及冲任,胞脉失于温煦,导致不能摄精成孕,治疗上采用调和冲任针法,调和冲任、温肾助阳,使胞脉气血通调,患者成功受孕。[结论]田丽颖主任从冲任失调及肝脾肾三脏受损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调和冲任针法治疗妇科疾病,可调节女性生殖内分泌环境,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调经助孕止痛等作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6.
背景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临床主要通过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近年来,中西医联合疗法不断发展,使用自拟脾胃调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自拟脾胃调和汤辅助四联疗法治疗H....  相似文献   
957.
[目的] 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 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安理论、临证论治三个方面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并附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 新安“张一帖内科”创新新安医学理论,创立“平衡寒热、扶元培土”学说,以“寒热三期”疗法治疗痹病,临证注重平调寒热、扶元培土、调和气血、化痰散瘀。验案一中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病程长,李艳教授自创“益肾清络活血方”合乌头汤加裁“化痰散瘀”,治疗痰瘀互阻型痹病;验案二中患者劳累过度,湿邪入络,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局部有热感,神疲乏力,李艳教授辨证该患者为痹病湿热内阻兼气血亏虚证,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平调寒热。[结论] 新安“张一帖内科”在治疗痹病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临床特色,辨证灵活,效果甚佳,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为中医药治疗痹病拓展了新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58.
本文通过对《针灸甲乙经》中“平人”、“调”、“和”等语词的考查,总结出《针灸甲乙经》所有的治病思路都在于“调“与“和”。“平人”失调为不“和”,进行“调”治则导致平和而复归于“平人”,“调”和“和”.正反映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959.
包佐义 《医药与保健》2005,13(12):29-29
桂枝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由桂枝9克,白芍6克,甘草3克,生姜2克,大枣4枚组成。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原来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据现代药学研究证实,本方对几种皮肤病也有良效。  相似文献   
960.
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认为卵巢癌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是正气亏虚、脏腑失和,关键因素是癌毒内生,直接病机是郁、瘀、痰、毒内结。治疗上,主张扶正培本、调和脏腑、兼顾祛邪,从围手术期、化疗期、维持治疗期等不同阶段对卵巢癌进行分阶段的综合辨治。对朴炳奎教授治疗卵巢癌的中西医结合证治思路进行探讨,并附医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