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足踝是人体的重要关节,踝关节韧带是维持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在诊断、治疗、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在临床上踝部的损伤发病率很高,占全身关节损伤80%以上,西医认为如果出现血肿,不能运用手法按摩,而石氏恰恰通过手法按摩可以正骨顺筋,舒筋活络,促进淤血消散。石氏中医强调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脏腑经络或皮肉筋骨等处受伤,都离不开“气血”二字,气血是阴阳物质基础,其治疗内外兼顾,整体调治,按石氏“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原则,临床上对伤筋之伤提出早期理气活血,中期调和气血、康复锻炼,后期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32.
营卫理论起源于《内经》,至仲景《伤寒论》臻于成熟。调和营卫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桂枝汤及其类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的疾病治疗,本文浅议调和营卫法在皮肤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宋文瑶 《四川中医》2008,26(5):87-87
小儿由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容易导致肝木克伐脾土.逍遥散为调和肝脾的要方,用其治疗儿科各种杂病,符合小儿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34.
调和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调和肝脾立法。选逍遥散和痛泻要方合方为主加减,观察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为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立法上的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逍遥散合痛泻要方作为基本方,针对个体不同、症有偏颇给予加减;另设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纽47例,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显效率占53.2%,总有效率87.2%;对照组45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显效率占22%,总有效率为64.4%。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调和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原理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多与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关,而中药调和肝脾法可能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35.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性综合征、椎动脉缺血性综合征,是由于颈部疾患压迫颈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2006年5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调和营卫针刺法配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80例,均为江夏区中医院门诊患  相似文献   
36.
下肢保健     
下肢自我保健按摩,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放松肌肉的功效.对劳损后疲劳、下肢酸痛、膝关节痛及腓肠肌痉挛等症具有较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37.
赵化南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辛开苦降法、调补脾胃法及活血通络法。指出用药宜微温、微凉,以平为治,慎用苦寒、峻猛之剂,注意饮食宜忌及用药法度。  相似文献   
38.
从《黄帝内经》理论探讨分时调营卫治疗非器质性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中以营卫循行论人体之寤、寐,在此理论指导下,针对非器质性失眠患者采用独特的分时治疗方案,在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加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在日间(尤以早上)以益卫补气为主,桂枝汤方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2:1,以推动卫气的运行,加强能量代谢;晚间进服滋阴养营药,以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1:2,在夜间以延长卫气在阴分运行而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39.
《北京中医》2008,(6):421-421
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一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人与天地相应,四季养生,当顺应自然,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春季宜捂不宜冻,秋季宜凉不宜暖,夏季宜防暑,长夏宜防湿,冬季宜防寒,冷暖适度防外泄,防止邪伤正气,自能保养正气求长寿。  相似文献   
40.
中医强调阴阳调和:体质偏热的人要多吃寒凉性食物,即"热者寒之",体质偏寒的人,自然要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即"寒者热之"。你是什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