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分析汉语失读特点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6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深部失读患者做补充阅读检查——92个词先朗读,后配画或解释。结果6例有85个错读词。48个词义错读词中大多可正确配画或解释;19个近形错读词和11个近音错读词中大多不能正确配画或解释。7个部分词朗读中3个可正确配画。结论字的视觉传入可激活词义系统,但由于字位-音位转换有缺陷致不能正确选择而出现词义错读。错读的语音可激活语音系统,但从同音异义字中选择有缺陷。未证明汉字朗读有语音途径。  相似文献   
92.
《伤寒论》词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延利 《国医论坛》2002,17(5):51-52
1 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执水 执水 ,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离 ,病必不除。”句中“似”今人大多认为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作“好像”,此大误矣。因全句是说让病人发汗 ,只是不能使病人大汗淋漓 ,故把“微似有汗”译为“稍微好像有汗”,则前后矛盾。“似”当是“连续”之义。《广雅·释诂》:“似 ,续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云 :“似者 ,《小雅·斯千篇》:似续妣祖。《周颂·良耒吕篇》:以似以续。毛传并云 :‘似 ,嗣也。’”又《广韵·止韵》:“似 ,嗣也。”“嗣”即“连续”之义。“似”有…  相似文献   
93.
《素问》词义举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渴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句中"肠中痛"的"痛"为衍文,当删.<太素·邪客>无此"痛"字.然其"瘅热焦渴"之义,大多释为"舌干口渴".如张琦注:"惟闭不通属热,外症必焦渴也."把"焦渴"释为"外症",指"舌干口渴".  相似文献   
94.
半透膜隔开的有浓度差别的溶液,其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osmose);为维持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其量的符号为7r。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临床化学部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推荐,在临床化学中使用渗透质量摩尔浓度和渗透体积摩尔浓度两个量,  相似文献   
95.
古人何时起名,何时冠字(表字)?为何既有名又有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疏说得明白:“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说出生三个月要起名,二十岁时要冠字,起名是为了分别,冠字是表示成人。  相似文献   
96.
“涕”、“皮”、“年”在先秦文献中的词义分别为“眼泪”、“兽皮”、“年代”;在汉代文献中它们的词义分别转化为“鼻涕”、“人的皮肤”、“年龄”,这些词义决不出现在先秦文献中。通过不同时代文献中词义变化的研究,发现《内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涕”、“皮”、“年”的词义与汉代文献相一致,因此《内经》成书时代不可能早于汉代。  相似文献   
97.
在英语教学中,翻译是一个很重露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是英语语法、词汇的综合检验.而且能反映出翻译者文学翻译水平以及翻译语言表达技巧。英译汉的技巧很多,本文就词义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的引申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98.
气,是中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几十年来,学术界一直未能给气一个较清晰、明确的定义。本文指出将“气”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气的概念混淆、将作为物质之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的讨论和气究竟是物质还是功能的讨论混淆,是气的概念研究领域存在的两个误区;并阐述了作者对气的概念认识,肯定了气是物质,说明了气的物质性和功能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鲍良红 《江苏中医药》2006,27(12):59-61
考释了数条中医古籍中常用而《汉语大词典》未见收录的词语语义,发现《汉语大词典》在义项收列、书讧溯源等方面存在可商之处。《汉语大词典》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涉及知识面极广泛,而中医诊疗活动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医古籍也是我国古代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认识古医籍语词研究在古汉语研究和古医籍整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成语故事     
《中老年保健》2012,(11):34-34
以邻为壑 大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隋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指平息坝身或坝基内被渗流带走的土壤)来堵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大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苦地工作了十三个年头,曾经三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水,使江河通畅,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地.如今又变成了良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