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阅读英文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生词.如果每碰到一个生词都去查阅字典的话,那么势必会大大地减慢阅读速度,打断阅读思路,不利于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32.
报道1例以词义理解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临床特征为口语表达流利型,口语听理解极差,字词层级理解障碍突出,命名困难,复述有困难,但相对好,有严重的失读与失写、抄写、系列写、计算及视空间功能好,听力正常,可正确判断非词语声,能分辨是否家人及熟人的声音,但不理解他们说话的内容,应与纯词聋及听失认鉴别,同时试讨论其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33.
人们普遍认为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中一块最大的绊脚石。在词汇教学方面.许多老师感到无助.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要攻破词汇这一关,着实不易。因此许多应用语言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从而,许多词汇教学法应运而生。其中.从语境中猜测词义这种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普遍认同。多义词是英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英语词汇都不只一个词义。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将这种从语境中猜词义的方法用于多义词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当语境提供的信息量不足以对词义做出准确判断时,这种方法显得尤其爱莫能助。另一方面,当语境提供的信息量充足时.  相似文献   
34.
《职业与健康》2010,(24):3024-3024
“制定”和“制订”,这2个词是近义词,但不是同义词。其含义和用法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  相似文献   
35.
《青春期健康》2009,(9):21-21
站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身材各异,苗条的,丰满的,强壮的,瘦骨嶙峋的,你知道都怎么形容这些身材吗?赶快来学一学吧!  相似文献   
36.
《海南医学》2010,21(9):127-127
比率表示总体中的一部分与总体作比较,一般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比例表示总体中两个部分之间的比较,一般用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相似文献   
37.
周利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0):1184-1185
目的:考释"亭育""豆比"的词义。方法:利用《说文解字》《尔雅》等工具书,旁征历代相关典籍,采用传统训诂学方法,参考医理,考释"亭育""豆比"的词义。结果及结论:"亭育"即"成育",就是养育、抚育之意。医古文传统教材和新版《标准医古文》的注解都是正确的,只是注解的角度不同罢了。"豆比"可释为"豆粒","豆"亦可释为"豆盘",古代容量单位,其见解各有所长。但从此病案实情分析,菑川王美人属于产后恶露留滞,经仓公治疗后排出的瘀血块像豆盘状,大约有五六块,更符合医理病理。  相似文献   
38.
王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97-97,104
将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成果应用到《黄帝内经》的学习与解读实践中,有助于解决一些由于语义隔阂而造成的经义不明的问题。其中,字词多义和运用叠字是《黄帝内经》普遍存在的情况。词义引申解决了客观事物层出不穷而词汇数量无法无限扩张的矛盾。通过掌握和运用汉语词义引申规律,能够从《黄帝内经》某个词的多个义项中确定其在文本中具体运用的义项,从而昭明经义,准确掌握中医理论。而《黄帝内经》中的一些叠字与其单音词的意义存在巨大的差异,必须依据文理,仔细揣摩,使医理、文理两相宜。  相似文献   
39.
如何正确解释医古文词语是学习和运用医学文献时常常碰到的问题,医古文的词义训释不同于一般文献的词语训释,因为在医古文中常常是一字一病、一字一治法,一字可以生人,而误一字亦足以杀人,词义训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任应秋先生曾在<如何学习内经>一文中指出:"经中文字,同此一字,平仄不同,意义悬殊,同此一句,句读离合,词义迥别."  相似文献   
40.
对《内经》中的“粗工凶凶”的“凶凶”、“生乃不固”的“固”、“淋露”及“众脉不见”的“脉”的词义提出质疑,并重新考证训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