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北比臼舅     
一文人送一对新婚夫妇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舅字是二人合作生下一男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2.
“征、证、症”是医学文稿中最常用的字或词,三个字虽然字形和字义不同,但由于这三个字读音相同,所以,容易被误用,必须加以区别。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证明、验证。②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象征、特征。③征求:征稿、征文,④征讨;出征、南征北战。在医学文稿中多用于综合征(不是综合症)、征象、体征、指征。例如:肾病综合征、妄想综合征、临床征象。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证明:证人、证书、证实、论证。②证据、证件:工作证、出人证、以此为证。在医学文稿中多用于适应证(不是适应症)、禁忌证。例如: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等。  相似文献   
143.
《医古文》作为一门语言课 ,强调说文解字 ,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简单 ,理解上却存在误区 ,有必要亮煌其义 ,引起重视 ,这里不妨择取三例 ,就教于读者。1 熊颈 (经 )《华佗传》中有“熊颈鸱顾 ,引车免腰体”一句 ,其中“颈”当作“经”。问题是 ,“熊经”该怎么理解 ?五版《医古  相似文献   
144.
从文义、字词义等方面分析,发现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的《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和《千金翼方校释》由于文义不解、借字作本字、不明记音、误析联绵词等而使某些词语释义,对中古医籍研究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 ,对词义的理解和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 ,就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英汉语不同的习惯表达方式以及词的感情色彩等三方面入手 ,讨论了词义翻译处理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指出要透过词的表层结构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到深层结构去捕捉其真正含义 ,同时要善于排除超语言因素的障碍 ,用目的语中最确切的词汇表达出来 ,以求得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6.
读新版《医古文》教材注译 ,颇有异议 ,现述之。1 血脉治也《扁鹊传》 :“血脉治也 ,而何怪 ?”句中的“治”今人大都认为“正常” ,恐非。“治”当作“滞” ,音近而误 ,何以言之 ?第一 ,从前后文义来看 ,前文既然明言“简子疾 ,五日不知人” ,那么 ,反映在脉象上不可能是正常之脉 ,更不会是“血脉正常”。所以 ,“治”若理解为“正常” ,与病情不符 ,更有悖于医理。试问 ,哪有五天不省人事的病人血脉还正常的呢 ?第二 ,从赵简子实际病情来看 ,在本文中只写“简子疾 ,五日不知人”这一证状。那么赵简子到底患什么病 ,这里没有记载。而宋代…  相似文献   
147.
医古籍释词     
古医籍训诂中的难点,就字词方面来说,一是早期的通借字没能认出,一是六朝以前文字形体的讹误不能辨别,而这两方面往往纠缠在一起,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48.
去势词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期刊上发表不少研究中药制剂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文章 ,采用切除雌性动物双侧卵巢诱发骨质疏松实验模型。这类论文的题目中 ,有的写卵巢切除[1] ,有的则将卵巢切除改为去势[2 ] ,去势可否无异议地取代卵巢切除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 ,我们查阅了一些词典中去势以及与其有关连的势、阉、阉割诸词的词义 ,现将查阅结果汇集如下。1 资料来源主要查阅了 :《康熙字典》(195 8) ,《辞海》(7个版本 ,1936~ 2 0 0 0 ) ,《辞源》(2个版本 ,1947、1988) ,《新华字典》(2个版本 1980、1989)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1996 ) ,《中华大字典》(1935 ) ,…  相似文献   
149.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原文是:“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综观古今医家对句中“气”字之解释,大致有四:一是释为“后气(屁)”,如马莳;一是“气化”说,以张景岳为代表;一是“呼出之水气”说,如江西何晓晖同志(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36年第10期);另有含糊其词释为“排出体外的水气”者,如现今统编教材。笔者认为,以上诸说有失原旨,此句“气”字当是“涕”,鼻涕也。现考析就教于同道。首先从五液来说,在《内经》论五液尚有  相似文献   
150.
古代汉语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词语虽有多义性,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的意义却是确定的,它只能有一种意义或用法。因此,阅读古书时,必须掌握一个原则,就是根据上下文意确定词义。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