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49篇
  免费   4505篇
  国内免费   1798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209篇
基础医学   2991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17096篇
内科学   3706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3742篇
特种医学   1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2534篇
综合类   23041篇
预防医学   12527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8201篇
  398篇
中国医学   5086篇
肿瘤学   408篇
  2024年   1113篇
  2023年   3880篇
  2022年   3291篇
  2021年   4022篇
  2020年   3598篇
  2019年   3403篇
  2018年   1407篇
  2017年   2533篇
  2016年   2654篇
  2015年   2964篇
  2014年   4900篇
  2013年   4418篇
  2012年   5159篇
  2011年   4976篇
  2010年   4419篇
  2009年   4235篇
  2008年   5586篇
  2007年   4253篇
  2006年   3484篇
  2005年   3399篇
  2004年   2223篇
  2003年   1882篇
  2002年   1179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大足区二级及以上5家医院共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各25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护士采用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临床工作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两组护士年龄、性别、婚姻、职称、工作年限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进行优化层级管理后,干预组护士护理能力得分(82.30±3.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5.33);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得分(97.53±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8.18)。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2.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常见的难治性精神疾病,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仅有40%~60%患者获得缓解,患者残留各种症状和功能障碍。心理治疗是OC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维持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就对OCD采用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显示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家庭顺应性等因素与OCD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家庭成员高度参与,针对家庭因素干预的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疗策略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家庭功能。文章为强迫障碍的临床优化治疗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3.
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要保证幼儿每天在园两小时户外活动",可见户外活动在幼儿园工作中占有重要作用。和其他活动相比,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意外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环节。目前虽然幼儿教师在户外活动时安全意识增强,但是对于安全隐患不够敏感,对安全隐患的辨识能力不强。除了游戏设施隐患、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和教师看护不当以外的问题背后,还存在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本文从“人均面积”、“材料摆放”和“运动量”三方面提出了值得广大教师重视的幼儿户外活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4.
白细胞介素4(IL-4)是T辅助2(Th2)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基本免疫调节细胞因子,IL-4具有复杂的信号系统和多效的功能,但在脑组织中,诸多研究发现IL-4可在炎症中保护认知功能。该文总结了关于IL-4保护认知功能的证据及机制,以及在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IL-4保护认知功能的途径及证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运用360度评价对我院住培学员的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对学员岗位胜任力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使用问卷调查表分别从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学员指导教师、同专业学员及学员本人的角度,对2017级222名住培学员的岗位胜任力进行360度评价,利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连续两年的测评,住院学员8类岗位胜任力的自评和他评得分低于满分,学员在临床基本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团队合作能力4项内容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学员在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质、医患沟通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团队合作能力5项内容的评分较上一年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提示360度评价可帮助住培学员提高岗位胜任力,后续培训应围绕调查结果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来调整与设置,需增加人文属性内容的培训以及再量化培训测评内容、指标和进一步完善考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大学生熬夜现象普遍存在,但大学生熬夜与其健康危害认知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熬夜习惯和对熬夜危害的认知情况,提出相应减少熬夜情况的措施。方法选取2019-09-14-2019-09-21选取吉首大学大田湾校区、砂子坳校区、张家界校区2019、2018、2017和2016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校内网络,在线问卷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吉首大学在校大学生熬夜频率、熬夜原因、熬夜危害、熬夜危害认知情况、熬夜对学习产生影响、以及是否愿意改变熬夜习惯,熬夜危害情况以大学生熬夜后自述身体所产生的变化,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内分泌紊乱等变化进行判断。结果共回收311份调查问卷。12:00之前入睡188名,24:00之后入睡123名,熬夜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39.5%。24:00之后入睡大学生中,男56名,女67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6,P=0.02。123名熬夜大学生熬夜原因中,学习占45.5%,上网查资料占39.0%,看电视剧占35.0%,玩社交软件占37.4%。24:00~1:00是熬夜人数最多的时间段,学习和上网查资料是最主要的原因,2:00以后,基本上没有学生熬夜。认为熬夜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人数为171名,以7d为1个周期,其中认为熬夜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学生,每天熬夜人数为29名(14.5%),每周熬夜1~2d人数为74名(47.6%),每周熬夜3~4d人数为34名(18.9%),每周熬夜5~6d人数为13名(9.3%),从不熬夜人数为21名(10.0%);熬夜习惯与熬夜危害认知皮尔逊相关性系数R=0.027,表明每周熬夜天数与熬夜危害认知度之间不相关,熬夜危害认知程度不能减少熬夜人数。每周熬夜天数与熬夜危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69,P>0.05。结论熬夜习惯和熬夜危害认知度之间不相关。为减少熬夜人数,应鼓励学生遵守睡眠卫生习惯,对学习和课外活动进行充分的时间管理;对于自制力低下的学生和由于环境导致熬夜的学生,可以相应采取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的康复效果和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的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与情感智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心率和收缩压以及康复状况。[结果]两组住院当天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d、术后第5d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当天心率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d、术后第5d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的患者引入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可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提高其康复效果,促进早日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注意/警觉、社会认知及执行功能、MCCB总分等认知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认知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指标改善情况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磺必利可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精神病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