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59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177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1305篇
药学   587篇
  5篇
中国医学   9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单华  富蕾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929-929
0引言上睑下垂是指提上睑肌或Mller氏肌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致使一侧或双侧上睑明显低于正常位置。其主要的症状是上睑不能上提,患者常紧缩额肌、皱额、耸肩以助提睑,重者需仰头视物。如为儿童,并且下垂超过瞳孔时,常可造成患眼弱视。上睑下垂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相似文献   
962.
严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就诊史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Li SW  Xie LX  Jin XM  Shi WY  Zeng Q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5):274-277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 对 2 0 0 0年 1~ 12月山东地区 6 9例(6 9只眼 )因严重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penetratingkeratoplasty ,PKP)或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原因、就诊时间、检查经过、诊断及治疗情况等 ,分析延误诊治的可能原因。结果  6 3例行PKP ,6例行眼球摘除术。其中 5 2例角膜植片直径 >8 0mm。农民占就诊患者的 93%。患者就诊的基本程序为村卫生诊所、乡镇医院、县医院及市级以上医院。平均就诊时间为 2 2 9d。 5 4例 (78% )患者曾到县级医院就诊 ,确诊率为 2 4 % ;其中经角膜刮片检查 12例(2 2 % ) ,阳性率为 5 0 %。 30例在市级以上医院就诊 ,确诊率为 6 3% ;其中角膜刮片检查 2 2例 (73% ) ,阳性率为 73%。 35例 (46 % )术前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主要为氟康唑。结论 忽视基本诊断技术、缺乏有效眼科抗真菌药物和供体角膜材料、缺少角膜病专业医师是目前真菌性角膜炎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3.
王凤玲 《眼科》2001,10(6):367-368
带状疱疹性眼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第一支 (眼支 )引起的眼睑及眼球病变。该病虽不是眼科常见病 ,但因有剧烈的神经痛 ,且常并发角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而造成视力下降 ,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近年来已逐渐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1] 。本文分析 32例带状疱疹性眼病患者 ,对其临床特点、转归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 ,供眼科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笔者自 1994年 5月~ 2 0 0 0年 5月的 6年间共诊治带状疱疹性眼病患者 32例 ,男 18例 (5 6 2 % ) ,女 14例(4 3 8% ) ,男女比例为 1 3∶1;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15岁 ,小于 2 0岁…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评价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表疾病科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92例(92眼),进行CXL治疗(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真菌性角膜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患者47例(47眼)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入组标准:病变深度<角膜厚度2/3;浅层的角膜溃疡,病变未累及的正常角膜厚度>400 μm;病变直径在3~6 mm范围、病变位置均偏离或少量影响瞳孔区;共聚焦显微镜可见真菌菌丝,真菌培养结果为镰刀菌。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2周开始,最佳矫正视力有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2周后所有患眼的病变范围均保持稳定或缩小,术后3个月时,全部患眼病变区域均形成云翳,检查上皮愈合良好;观察组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的真菌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期间,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无真菌性疾病复发,且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针对范围较小、偏中心的真菌性角膜炎,CXL可以显著缩短病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65.
0引言随着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的广泛开展,LASIK术后并发症也在增加,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病率为0.1%~0.2%,而真实的发病率可能远超过所报道过的病例[1]。我们在LASIK术后3d发现1例非典型性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20a+于2008-03-16在外院行LASIK手术,术后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术后第1d复查,裸视力右1.2,左1.0,无不适感,术后检查未发现异常;第3d双眼轻度畏光,流泪,右眼角膜未见异常,左眼视力明显下降,裂隙灯检查显示:角膜水肿,角膜瓣下有散在圆点状上皮下浸润,边界不清(图1);第4d,双眼畏光  相似文献   
966.
单纯疱疹病毒1功能性基因在角膜内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Xie L  Li S  Dong X  Yuan F  Jiang Z  Shi W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1):36-39
目的 研究角膜中是否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功能性基因的潜伏。方法 在新西兰白兔角膜上制作典型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发的角膜炎模型,然后将进入稳定期的病变角膜移植到健康兔眼上,术后2周取下植片。每下植片标本均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角膜片先行HSV-1抗原检测,另一部分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SV-1潜伏相关转录、胸苷激酶和DNA聚合酶基因,第三部分经器官培养3周后,再与兔原代肾细胞一起培养1周,再检测培养后  相似文献   
967.
眼眶减压术治疗30例恶性突眼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 WM  Luo QL  Zeng JH  Xia RN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4):231-233
目的 评价眼眶减压术治疗严重恶性突眼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眼眶减压术治疗30例(34只眼)恶性突眼患者,其中二壁减压术22,只眼,三壁减压术12只眼。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平均4.5年。观察恶性突眼患者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活动度及外观情况。结果 34只眼术后眼睑均能完全闭合。视力:提高25只眼,无改变5只眼,下降4只眼。眼球突出度:二壁减压术后(18.5mm)较术前(22.3mm)明显减小,三壁减压术后(18.6mm)较术前(25.7mm)明显减小。结论 眼眶减压术是治疗严重恶性突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8.
继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7例(94只眼)HSK患者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分别给予用药,其中对34只眼深层非溃疡型HSK患者,联合应用激素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浅层型53只眼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深层型治愈率为85.37%(35/41)。结论 对HSK患者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合理用药,可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69.
57例(60眼)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回顾性总结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药物治疗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及治愈率。方法 57例(6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表现符合诊断标准。真菌刮片均可见菌丝或孢子体。对发展迅速者采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同时用抗生素及抗真菌剂滴眼(1%5-氟胞嘧啶和0.1~0.3%二性霉素B),加强散瞳。急性期在肝功能正常情况下可口服抗真菌药(酮康唑)1~3疗程;多种维生素族药物口服,坚持全疗程;2.5%碘酊小病灶早期烧灼,或大病灶的中晚期烧灼,一般不超过三次。结果 57例(60只眼)经药物治疗,其中45只眼3~11周溃疡治愈(25只眼小溃疡,前房无积脓者,2~4周溃疡愈合;20只眼溃疡范围大伴前房积脓,5~11周溃疡愈合),其余15只眼(干眼症3例6只眼,单疱病毒合并真菌感染6只眼,化学烧伤3只眼)疗程为3~5个月。合并症病例因病灶穿孔后新生血管深入而愈合。结论 真菌性角膜溃疡有高发倾向,无针对性特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欠佳。早期诊断,早期合理用药是治愈的关键。小病灶,表浅者用抗真菌剂并及时病灶烧灼效果肯定,预后留有浅层斑翳;范围较大呈垂直生长的病灶,极易穿孔(多呈细孔状),预后视力较差。各治疗期均禁用激素,病灶愈合后仍应巩固用药1月以上。  相似文献   
970.
患者,男,80岁.因右眼红、异物感两月余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结膜炎、角膜炎",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滴眼液治疗,未见好转.10d前发现右眼角膜缘肿物.入院检查:右眼视力D.08,光定位好,结膜充血,3:00~9:00点钟下方角巩膜缘各有一肿物,分别为7mm×5mm、5mm×5mm,侵入角膜缘内约3mm,表面凹凸不平,肿物内有新生血管,似草莓状(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