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28篇 |
免费 | 884篇 |
国内免费 | 5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3篇 |
儿科学 | 56篇 |
妇产科学 | 60篇 |
基础医学 | 558篇 |
口腔科学 | 56篇 |
临床医学 | 2747篇 |
内科学 | 612篇 |
皮肤病学 | 137篇 |
神经病学 | 379篇 |
特种医学 | 7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820篇 |
综合类 | 7088篇 |
预防医学 | 2022篇 |
眼科学 | 7424篇 |
药学 | 3356篇 |
67篇 | |
中国医学 | 3791篇 |
肿瘤学 | 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432篇 |
2022年 | 529篇 |
2021年 | 766篇 |
2020年 | 484篇 |
2019年 | 394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390篇 |
2016年 | 505篇 |
2015年 | 608篇 |
2014年 | 1086篇 |
2013年 | 981篇 |
2012年 | 1294篇 |
2011年 | 1411篇 |
2010年 | 1379篇 |
2009年 | 1414篇 |
2008年 | 1944篇 |
2007年 | 1644篇 |
2006年 | 1541篇 |
2005年 | 1715篇 |
2004年 | 1412篇 |
2003年 | 1283篇 |
2002年 | 1113篇 |
2001年 | 1142篇 |
2000年 | 859篇 |
1999年 | 715篇 |
1998年 | 658篇 |
1997年 | 738篇 |
1996年 | 686篇 |
1995年 | 725篇 |
1994年 | 594篇 |
1993年 | 466篇 |
1992年 | 308篇 |
1991年 | 253篇 |
1990年 | 248篇 |
1989年 | 255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人眼直肌Pulley系统胶原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人眼直肌Pulley系统胶原的组成成分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5个新鲜尸体眼眶,整体固定包埋,进行全眼眶连续冠状切片(4μm).相邻层面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4条直肌Pulley及Pulley连接带(Pulley band,PB)的胶原组成及分布特点,并用MIAS-2000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4条直肌Pulley及PB中含有大量黄红色的I型胶原纤维及少量绿色的Ⅲ型胶原纤维.经图像分析,内直肌组Pulley中Ⅰ型胶原含量最高,内直肌-下直肌组PBⅢ型胶原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组,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的Ⅰ型胶原纤维及Ⅲ型胶原纤维作为眼直肌Pulley及PB胶原的主要组织成分,对眼球在功能眼位维持双眼视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4.
45.
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又称驱逐性脉络膜出血,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情况,发生率0.05%~0.2%,这一严重并发症,因事先不能预测,常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突然的心理打击。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很快地认识这一疾病,是病人安全渡过身心应急期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46.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孙建华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6):660-66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品种日益增多,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解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随机抽取本院2005年6~12月份门诊西药处方6583张,进行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