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2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808篇
预防医学   59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33篇
  4篇
中国医学   941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所谓饮食文化,指的是在人们长期的饮食原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和西方国家因为社会经济基础、历史形成、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饮食文化上更具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2.
见面打招呼,地球人都知道。比较中国人和西方人打招呼的方式,似乎觉得中国人的方式更具人情味,体现了对人的真切关心,不像西方人一声“哈罗”或者一声“嗨”,  相似文献   
83.
苟大凯 《新中医》2012,(1):101-103
对传统医学全面认识和保护凝聚了当今世界主要国际组织的心血和智慧。世界卫生组织厘清了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联合国设计出一套公平分享由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利用而产生的利益制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平等”原则是包括传统医学在内的一切传统文化赖以存续和发展的灵魂。随着国际社会对传统医学认识的不断加深,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传统医学将一如既往地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4.
阿翁 《自我保健》2014,(11):39-39
我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药品食同源、药食同理的说法。但是近年来在一些食品的说明、介绍、广告等宣传资料上。往往滥用“药食同源”这一概念作为食品促销的手段,误导消费者。其实,包括大枣、桂圆、蜂蜜、山药、阿胶、党参等中药材……虽然也常作为食补材料,但选择时若不考虑自身体质而滥用,只会伤身。  相似文献   
85.
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行需要一定的思想文化作为精神支撑.传统的中医模式,是以儒医文化为指导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医疗文化与医疗保障实践,则较多地受到各种西方思想的强势冲击;新形势下,在医疗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兼取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之精髓,以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医疗体制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86.
九歌 《癌症康复》2014,(4):33-35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相似文献   
87.
88.
纵观人类的中医发展史,我们的祖先没有透视、扫描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对癌症的研究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把癌症称为“积聚”或“症瘕”。早在12世纪(1170年)的宋朝,东轩居士撰写过一本《卫济宝书》,提到“癌”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89.
9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以临床多发、病因繁杂、反复难愈为特征的血管性头痛,给工作、学习造成困扰不断增大。现代医学多对症治之,并无特效根治之法。近年来,随着以完备的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传统医学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以头痛性质、部位为主导的症状论治,以血瘀、痰饮、六淫邪气、七情内伤为主导的致病因素论治和以肝、脾、肾为主导的脏腑论治的基本构架,由外而内构建起了以“症状-致病因素-脏腑”为核心的三维立体论治策略,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