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01篇
  1篇
中国医学   48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补骨脂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015%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6/1/11,柱温25℃。结果:补骨脂素在4.16~14.56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0.90%,n=9);异补骨脂素在4.16~14.56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0.78%,n=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补骨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补骨脂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供试液制备采用供试品直接加稀释剂稀释与供试品加聚山梨酯80混匀后再加稀释剂稀释的方法进行平皿法验证试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采用供试品直接加稀释剂制备的供试液的验证试验的回收率0,当采用加聚山梨酯80混匀后再加稀释剂稀释制备的供试液的验证试验的回收率均达70%以上。结论补骨脂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供试液的制备采用供试液加10g聚山梨酯80混匀后再加稀释剂制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确定补骨脂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树脂柱进行吸附,用HPLC法测定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S-8型树脂较适合补骨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纯化,在确定的工艺下,香豆素类化合物转移率为67.15%。结论该工艺适合补骨脂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富集。  相似文献   
84.
补骨脂原植物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 corylifolia L.的成熟果实,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但主要源于家种,主产于江西、四川、安徽等.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补骨脂味苦、辛,性温.归经:肾;心包;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其化学成分含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色烯查耳酮、巴库查耳酮、异新巴法查耳酮等.临床上用于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白癜风、斑秃等.本品的功能与作用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医药专家的重视,并用于开发大量的新药和中成药等,投入市场后极受欢迎.  相似文献   
85.
苏园 《中国药业》2012,(22):94-94
目的对补骨脂及其人工染色伪品进行鉴别。方法从性状、水试、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和比较。结果伪品是用莱菔子染色加工而成,两者在性状、水试后的变化、组织结构、显微特征方面均有不同。结论二者功效不同,应加以区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干预骨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补肾中药单方与复方防治骨关节炎病因病理、治疗原则、实验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补肾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明确.结论:中医药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在线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在小鼠血浆中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应用。方法:基于在线SPE-HPLC技术的Ultimate 3000系统测定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血药浓度。色谱条件:采用Venusil MP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5),流速1.0 mL·min-1,梯度洗脱;使用Capcell MF Ph-1在线SPE柱(10 mm×4 mm,5μm),洗脱剂为5 m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5);检测波长238 nm。WinNonlin 5.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线性范围为20.0~4000 ng·mL-1,最低定量限为20.0 ng·mL-1,提取回收率为90.5%~94.6%,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10%,短期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准确度为92.38%~101.7%。结论:该方法工作流程简化,样品分析快速,提高了工作效能,其结果可信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补骨脂和女贞子2味中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单体成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样品,以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TLC法检出补骨脂中含有山柰素、柚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阿魏酸和齐墩果酸;女贞子中含有山柰素、柚皮素、阿魏酸和齐墩果酸。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证实了2味中药含有多种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89.
肖吉元  魏玉平 《中国药房》2011,(39):3720-3722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6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补骨脂酊+刺蒺藜(A组)、复方卡力孜然酊+刺蒺藜(B组)、复方卡力孜然酊+刺蒺藜+转移因子胶囊(C组)、补骨脂酊+刺蒺藜+转移因子胶囊(D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方法进行评价。结果: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85.0%、87.5%、92.5%、92.5%(P>0.05),成本-效果比依次为54.94、392.57、618.05、297.19,各组不良反应较少,均是轻微的皮肤刺激反应,勿需治疗。结论:D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90.
补骨脂酚的体外肝微粒体代谢及代谢减毒作用的种属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在人、比格犬和大鼠肝微粒体的体外代谢动力学及种属差异,评价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对补骨脂酚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减毒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HK-2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价补骨脂酚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对其毒性的影响。应用HPLC法分析补骨脂酚在3个种属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的剩余浓度,研究其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和代谢动力学。结果在3个种属肝微粒体分别作用下,补骨脂酚的HK-2细胞毒性明显降低。补骨脂酚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最慢,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最快,人、犬和大鼠的代谢动力学参数Km、Vmax、T21和CLint分别为:(81.66±3.41),(89.35±4.32)和(31.89±2.60)μmol.L-1;(0.47±0.01),(0.57±0.01)和(1.88±0.09)μmol.L-1.min-1;(44.14±1.13),(53.31±0.29)和(6.79±0.39)min;(39.38±1.04),(65.16±0.35)和(365.92±20.01)ml.min-1.kg-1。结论肝微粒体降低补骨脂酚的HK-2细胞毒性,这一减毒作用与补骨脂酚经肝微粒体酶的代谢相关。补骨脂酚的体外肝代谢动力学性质存在着一定的种属差异;犬肝微粒体对高浓度补骨脂酚所致的HK-2细胞毒性的降低作用要弱于人和大鼠肝微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