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8篇
  免费   1073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52篇
内科学   309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259篇
综合类   2895篇
预防医学   65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989篇
  12篇
中国医学   983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858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对比观察补肾方剂八味地黄汤、化瘀方剂丹坤方及补肾化瘀方剂八味丹坤方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老年小鼠灌胃给药,选用自由基代谢为指标。结果:八味地黄汤及丹坤方均能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自由基代谢。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方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补肾的八味地黄汤或单纯化瘀的丹坤方。结论:补肾化瘀法是更为有效的延缓衰手段,并为衰老的“正虚挟瘀”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992.
中医认为,放、化疗毒性因素对人体来说属于外来火热邪,易耗气伤阴,毒邪深入则可损及精血。且肿瘤中、晚期患者邪盛正衰,本虚标实,因而绝大多数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以气、血、精、液虚损为主的虚实夹杂证。通过大量病例观察分析发现,脾肾二脏的虚损较多见,治疗中注重健脾益肾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3.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期痴呆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医补肾活血法,选用黄精,熟地,丹以,川芎,远志,石菖蒲等药观察治疗61例老年痴呆患者,结果表明,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69%;61例患者自身治疗前后MMSE、HDS、ADL、PRS4种量表积分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该法对呆滞,寡言,善忘,倦怠,舌瘀等舌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对悲恸、噪动,狂言,善怒等个性,人格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病具有广阔  相似文献   
994.
一、病因病机本病系由外感湿热及内伤七情,或因恣食肥甘,房劳忍尿等,造成肾虚而引发的一种病变,由于肾虚阴伤,湿热蕴结于内,尿液受其煎熬,久而蕴积于肾,内结而成砂石。二、治疗原则肾结石为正虚邪实之证,由肾脏亏损,火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依据补肾活血法组方肾衰排毒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大鼠CRF模型,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观察肾衰排毒颗粒对实验性CRF大鼠的死亡率、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肾衰排毒颗粒降低CRF大鼠死亡率,改善肾功能,增加白蛋白及Hb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损伤,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衰排毒颗粒具有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减轻其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延缓CRF病程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冲剂"对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方法选择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用"健脾补肾冲剂"对其治疗,并设西沙比利治疗60例作对照,从临床主要症状按照统一拟定的疗效标准采用症状积分法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平均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5).两组脾肾阳虚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健脾补肾冲剂"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补肾方药对去卵巢大鼠端脑、海马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Ps)及β-淀粉样肽(Aβ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9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补肾方药组。于卵巢切除4周后灌胃给药,连续治疗16周,分别用竞争性ELISA法、放免法检测端脑、海马AGEPs及AβP的含量;荧光法检测血清、尿可溶性AGE-肽的含量;并观察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逃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1),端脑AβP、血清可溶性AGE-肽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端脑、海马AGEPs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嗜银染色可见神经纤维增粗,大脑皮质颞叶出现老年斑。补肾方药组端脑AGEPs、AβP含量及海马AβP含量明显减少(P<0.05),尿中可溶性AGE-肽明显增加(P<0.05),学习记忆以及神经元变性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补肾方药能降低端脑AGEPs的积累及端脑、海马组织的AβP含量,改善由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学习记忆下降,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肾脏对AGE-肽排泄增加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8.
补肾宁心方对去卵巢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补肾宁心方对去卵巢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26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卵巢切除)、中药组(卵巢切除并灌以补肾宁心方),除正常组外均于手术2周后给予高脂饮食,中药组同时灌胃给补肾宁心方中药,连续3个月。各组于第12周末测定血脂(TC、TG、LDL-C和HDL-C)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在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行病理学检查,利用图像分析仪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面积比和内膜中膜厚度比、面积比。结果 12周末除正常组外,各组动物血脂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主动脉硬化斑块面积与动脉内膜比值,内膜中膜厚度比、面积比均明显降低,主动脉病理变化减轻。结论 补肾宁心方可抑制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补肾、健脾、益气、活血法对衰老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上述4种不同的含药血清对衰老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细胞株进行处理,通过细胞寿命实验、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mblot方法研究不同中药对衰老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P16^INK4、Cyclin D1及PCNA)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补肾、益气中药对衰老细胞周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下调衰老细胞增殖抑制基因P16和周期蛋白Cyclin D1的mRNA/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周期促进增殖基因PCNAmRNA/蛋白的表达。而健脾、活血中药对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补肾、益气方药对细胞周期有促进作用,其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P16途径的基因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00.
中药复方更年乐对更年期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调补冲任的中药复方更年乐对更年期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1~15月龄雌性SD大鼠 ,按照SD大鼠自然更年期模型的要求 ,将其分为更年期模型组与治疗组 ,另选3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更年乐煎剂灌胃处理。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测定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5-羟色胺 (5-HT)、5 -羟吲哚乙酸 (5 -HIAA)。[结果]更年乐可使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升高的5-HT和5-HIAA含量明显下降 (P<0.01~P<0.05) ,使降低的NE含量回升(P<0.05) ,升高的5 -HT/NE比值降至接近青年组水平(P<0.01)。[结论]中药复方更年乐可以调节紊乱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从而改善下丘脑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