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8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针刺补泻手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针刺补泻手法的价值在学而不在术。数千年来,针刺补泻手法愈演愈繁、纷争不休。追踪针刺补泻手法理论的形成过程,溯本求源,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涵,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2.
老年人多见气血虚弱所致虚秘,中医治疗强调健脾助运,尤以调畅气机为重,润降兼施、温补命门.  相似文献   
973.
余智 《河南中医》2004,24(11):10-11
针刺补泻法在临床上对疗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刺治病与用药处方相同,重在平衡阴阳、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补虚泻实、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对其机理的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74.
林诗颖  高希言 《河南中医》2020,40(8):1270-1273
窦汉卿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流注指要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其重视毫针的应用及双手进针,不仅补充了《黄帝内经》中得气的涵义,还说明了针灸治神的重要性,提倡用八脉交会穴,创立了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十四个手指补泻法,丰富了针刺治病的手法,对后世学习针灸,运用针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5.
穴位埋线技术作为传统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骨科疼痛疾病中(以颈椎病、腰腿痛为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临床操作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失精准、线体埋置深浅缺乏量化分析、临床补泻手法难操作、埋线后穴位动态效应不明确4个方面。肌骨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提供方法和契机,通过对肌骨超声的技术优势及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论述,并对其进一步应用于穴位埋线疗法所能发挥的技术优势进行探讨与阐释,力求实现埋线操作过程可视化、线体埋置深浅规范化、补泻手法安全有效化、埋线后穴位动态效应明确化,以期穴位埋线研究及临床运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76.
目的通过观察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天/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JOA评分、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但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977.
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春 《中国针灸》2008,28(4):283-284
从文献与临床应用出发,探讨了平补平泻针法操作技术,指出了该法有单式与复式之分,单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或捻转,而复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捻转结合。同时提出了平补平泻法与导气法、平针法之不同,认为《灵枢经》“导气法”为行气法,《医经小学》“平针法”是进针法与行针法的描述,均无补泻之意。  相似文献   
978.
针灸作为中医学之瑰宝,针刺行针手法更是其中精髓,影响针刺临床疗效的关键要素即为针刺手法。从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开始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对针刺手法量化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探究,作者对针刺手法的采集、手法参数数据的挖掘、针刺手法量化器材的研制、针刺手法仿真以及实际应用的研究进行初步的归纳与总结,并且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9.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是一位学验俱丰的实践医学大师,其“祖《内经》而师仲景”,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集其行医五十年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本文仅就其学术思想影响下的用药经验加以浅析,以期对临床医师处方用药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80.
<正>迎随补泻之法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此外,《灵枢·小针解》亦有:"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更进一步指出了"迎泻"、"随补"之意。下面谈谈笔者对迎随补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