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80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寿康 《中国针灸》2003,23(12):725-727
以《灵枢·九针十二原》《难经·七十二难》等篇为据 ,说明在《内经》《难经》中 ,迎随不是某一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 ,只是一切针刺补泻法的代称和原则。对于迎随 ,后世大多宗于《难经》 ,发展为深浅迎随、针向迎随、流注盛衰时间迎随、补母泻子迎随等。现代多以针向迎随为补泻 ,但在临床上很少单独用。针向迎随在理论上不符合《灵枢》本义 ,在临床上只能在四肢穴作行气法用 ,没必要作为一种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存在  相似文献   
22.
1管氏针刺手法整体观“辨证明,虚实清,别经脉,定腧穴,量深浅,审部位,视禀赋,合时令,参舌脉,查针具”,这是导师在家学的基础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制定的一套针刺操作程序,导师强调指出,针刺手法不仅仅是单纯的操作技巧,而是针灸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疗法获取临床最佳疗效的主要条件。管氏针刺手法的运用中蕴含人体虚实、经脉腧穴、部位深浅、禀赋舌脉、时令针具等各个方面,将单一的针刺手法操作提高到一个全面的手法操作系统,提出诊与治的高度统一,突出体现了针刺手法整体观的学术特点。这些也是针刺施术的注意要点,言简意赅,提纲携领,条文…  相似文献   
23.
苏纬杰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48-48,F003
患者 ,女 ,65岁。右腕背痛 30余年。由于 30多年前产后每日戴金属手表 ,引起右腕背部疼痛阴冷 ,遇寒冷天加剧。曾经膏药、热敷等治疗皆罔效。检查见腕部活动可 ,皮色无异常 ,无肿胀 ,腕背无明显压痛。舌红 ,苔白 ,脉细缓。证属气血不足 ,寒凝经脉。治宜温经通脉。因病变部位在外关部 ,故针外关穴 ,针尖垂直刺入 ,针下得气即止 ,针上加艾温灸 2 0min,隔日 1次。治疗 2次无明显好转。三诊时改用迎随补泻之补法 ,进针后行烧山火手法 ,不加艾 ,留针 2 0 min,再行一次烧山火手法后按徐疾开阖补泻之补法出针。四诊时患者言腕部冷痛已完全消失。随…  相似文献   
24.
论小儿推拿补泻六则王道全周建国任玉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推拿手法/补泻小儿推拿补泻,是医者据患儿病证的虚实,在其经络穴位上运用推拿手法的补与泻,达到补虚泻实,治愈疾病的目的。现将小儿推拿补泻六则叙述如下:1手法快慢补泻法手法...  相似文献   
25.
迎随补泻辨     
自《内经》而后,后世对迎随的概念阐述颇多,且观点有许多相左之处,笔者试就迎随补泻的内涵沿变及其含义作一辨析。从文献关于补泻迎随、子母迎随、针芒迎随生成及捻转迎随、针次迎随等方面概述迎随的主要不同观点,提出迎随统领补泻手法,为补泻手法的总则,它体现了“补虚泻实”的针刺治疗原则,属针刺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6.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方,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大枣、甘草组成。笔者根据其寒热同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的组方特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7.
中医对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证论治.通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纠正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医药在祛邪抗瘤的同时.不伤或少伤正气.攻补兼施.特别是对中晚期或虚弱的患者中医的扶正固本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使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8.
攻补兼施治疗肝硬化腹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腹水成因不一,虚实错杂,变化多端。就疾病整体而言,本虚标实,乃肝、脾、肾为损,标实为气滞,血瘀,水遏三者因果导致恶性循环,正气日衰,膨胀日甚,笔者根据肝病治则,即腹水期以治水为先,勿忘行气治血,水退后以健脾补肾为主,勿忘调肝理气。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相似文献   
29.
清代徐谦光在《推拿三字经》中有“若泻痢,推大肠,一穴愈,来往忙”的说法。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是推拿治疗腹泻的要穴。笔者在应用大肠经独穴治疗泄泻时,感觉其说法过于简单。笔者认为不应任何泄泻均不分方向平补平泻,而应该根据寒热虚实证型不同,推大肠时亦需当补则补,当泻则泻。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我们攻补兼施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环丙沙星予以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