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6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提取分离条件,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含量。结果:醇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95%乙醇l5倍量,回流提取3次,2h/次;水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水10倍量,回流提取3次、2h/次,两工艺的关键步骤为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好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HPLC法分析炮制对虎杖中大黄素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海燕  朱华  陈勇  蒋利林 《中成药》2003,25(6):462-464
目的:探讨炮制对虎杖中大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虎杖及各炮制品中大黄素的含量按如下顺序减少:酒炙品>醋炙品>90℃ 30min烘品>60℃ 60min烘品>90℃ 60min烘品>盐炙品>生品,各炮制品中大黄素的含量与生品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炮制辅科、温度及时间能使虎杖中大黄素的含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虎杖清热解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海防  窦昌贵  顾菲菲 《中药材》2003,26(8):606-610
本文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抗毒素抗炎五方面综述了虎杖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虎杖提取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分别以地塞米松、阿司匹林和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采用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和大鼠的多种炎症模型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 J);对小鼠、大鼠纸片法所致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肿胀足中炎症介质PGE2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对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肾上腺切除大鼠纸片法致肉芽肿(P<0.01)及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P<0.05)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其抑制率均较正常大鼠相应实验抑制率有所降低。[结论]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及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梁陈方  蒋伟哲  周燕文 《中国药房》2003,14(10):617-618
目的 :考察广西各产地虎杖的品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 -PakC18 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20∶80) ,检测波长为305nm。结果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含量最高达到3.534mg/g,最低为1.819mg/g。结论 :广西各产地虎杖的品质不同  相似文献   
16.
薄层层析法分析几种中药中蒽醌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同时建立了测定这三种药材中大黄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其平均回收率为96.13%,相对标准偏差RSB=1.16%(n=5)。  相似文献   
17.
中药虎杖商品药材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勉  王磊  黄澜  张紫佳  王峥涛 《中国药学》2004,13(2):106-111
目的建立较为合理的中药虎杖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化学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以白藜芦醇苷和大黄素为对照品,以不同的展开系统展开,建立了虎杖的TLC定性鉴别方法;以白藜芦醇苷为对照品建立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建立的TLC方法对虎杖药材的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能够区别虎杖与同科属常用药材(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同科根与根茎类药材).本文建立的测定白藜芦醇苷含量的HPLC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血藤为苗药“四大血”之一。但以血藤为名在民间使用的品种有五味子科血藤 10 余种,豆科血藤 10余种,此外尚有非上述两科品种的大血藤(木通科大血藤)、虎杖根、茜草根。根据流行于黔北、川南、渝南山区苗医使用“四大血”的习惯,木通科大血藤即(四大血)中“活血”,虎杖根在我国西南苗医中不作为血藤使用,茜草根为苗医所称之“红龙须”,不作为血藤使用。并提出“四大血”中的血藤最好大、小血藤(豆科血藤配伍五味子科血藤)并用。  相似文献   
19.
复方虎杖驱毒胶囊是由虎杖、隔山消、青黛、连翘、黄芩、白芍、板蓝根等十二味中药制成的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散结之功 ;主要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痄腮等病。方中虎杖为君药 ,具有抗病毒、解热镇痛等作用[1] ,其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和蒽苷A、蒽苷B ,且大黄素含量较高 ,故可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其大黄素含量。而其含量测定方法则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 ,但以薄层扫描法报道较多。由于此方法样品薄层分离好 ,斑点清晰 ,方法可靠 ,数据准确 ,操作简单易行 ,故笔者现将其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姚关东 《齐鲁药事》2004,23(8):25-26
目的 建立护肝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虎杖、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鉴别中均能检出丹参、虎杖、垂盆草。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控制护肝宁片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