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186篇
药学   297篇
  1篇
中国医学   90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华 《陕西中医》2004,25(5):402-403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2 5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 ,中西药结合组 (西药组治疗结合含中医辨证为外感、伤食、正虚 3型 )治疗组 1 2 2例。结果 :治愈天数西药组为 3.47± 0 .69,而中西药结合组为 2 .2 3± 0 .87,两组比较 P<0 .0 1 ;退热天数 :西药组为 2 .69± 0 .37,中西药结合组为 1 .1 8± 0 .33,两组比较 P<.0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2.
3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其病因为特定的致病因素,可称为“肺毒”或“肺役”,此致病因子具有类似湿邪和热邪的性质,但不可与“六淫”邪气相混淆。其发病过程为正邪相争、正邪消长的具体表现,普通型SARS邪气实,正气不虚,随着正气驱邪外出,疾病渐愈。重型SARS多由于邪毒过剩或正气本虚所致,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SARS不具有卫气营血证的传变规律,仅用表里辨证即可。从SARS的发病过程看,中医的正气,与西医的“免疫”概念不甚一致,与“细胞免疫”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刘继祖主任医师、研究员,系我区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熟谙《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并有独到见解,医理精深、药性熟运。曾师从秦伯未等中医大家。病家纷至,每奏奇效。笔者有幸师从侍诊,获益颇丰,略举点滴。  相似文献   
35.
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发热的原因颇为复杂,然不外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两大类。因小儿形气未充,肌腠疏薄,外邪易乘虚而入,故又以外感者居多。而外感者其来也速,变化亦多,稍有疏忽或治不得法,则变证丛生。故此仅就外感发热浅述如下。1小儿外感易伤于肺肺本为娇脏,而在小儿,其娇嫩之甚更为突出。肺者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凡外邪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由皮毛而入,皆易伤肺,而使邪热闭郁,肺失宣降,除发热外而兼见咳嗽、喘促、胸闷、气逆等症。治宜辛凉佐以苦甘之剂,以辛而散肺卫之邪,以凉而平肺卫之热,以苦而降其肺气,以甘…  相似文献   
36.
吕培文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思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形成内因在于人体正气不足。卫气、营气、肾精是人体正气由浅入深的三个不同层次,也对应着邪气内侵、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以扶正驱邪为治则,指导不同阶段皮肤溃疡的辨治,有助于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7.
中医标本思想对于指导诊断及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内经》中不厌其烦地强调其重要性。如“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 ,是谓妄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又曰 :“知标与本 ,用之不殆 ,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 ,不足以言诊 ,足以乱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又曰 :“夫阴阳逆从 ,标本之为道也 ,小而大 ,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少而多 ,浅而博 ,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 ,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 ,易而勿及” (《素问·标本病传论》)。标本思想始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发挥充实 ,有着丰富的内容 ,及深刻的哲…  相似文献   
38.
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是一组包括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为主要特征的多发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则以大便次数增多,所排稀溏及水样便为主.笔者自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采用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韩旭 《国医论坛》1997,12(3):43-43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语出《素问·评热病论》。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对之阐释颇多。如张隐庵释云:“风邪伤肾,精气必虚。”马莳释云:“凡邪之所凑于阳经者,其阳经之气必虚;邪之所凑于阴经者,其阴经之气必虚。”近版的《素问》校释书、中医学院教科书大多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认为本语阐述了外邪犯人为病时,邪正斗争的内外因关系,几成定论。诸释尽管看法不甚一致,然异中有同,即都认为本句中“邪”指外邪;而对“其气必应”之释诸家一般从简。笔者认为,诸说未能全面剖析本句经文之精义,故不揣浅陋,为作新释,见教于同道。首先,…  相似文献   
40.
综述了国内近10年来,有关藿香正气水的含醇量测定、产品澄明度、成分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