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孙睿  付丽  雷雨 《药学实践杂志》2021,39(3):255-258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部位及加工工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差异,及优选藤茶与牛蒡子配伍药效学研究。方法 二氢杨梅素高效液相方法学验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 磷酸(30∶7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1 nm,柱温25 ℃。配伍药效验证方法采用大鼠棉球植入致炎及小鼠耳肿胀致炎模型,对大鼠棉球植入实验肉芽肿净量及小鼠耳肿胀率进行观察。结果 方法学验证二氢杨梅素在0.019 9~0.31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95.04 %~100.4 %之间,样品在24 h内稳定,该方法重复性较好。配伍药效学验证高剂量优选藤茶与牛蒡子配伍可致大鼠肉芽肿净量及小鼠耳肿胀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二氢杨梅素在不同产地、部位及加工工艺中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贵州省江口县自然晒干的芽尖部位藤茶含量最高。藤茶与牛蒡子配伍可显著改善咽部症状,减轻致炎程度,共同协同达到清咽效果。  相似文献   
52.
野生藤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藤茶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Ampelopsisgrossedetata)的嫩茎叶,又名甜莱藤、霉茶等。各地因加工方法不同名称各异,如称“白毛猴”、“白茶”、“白毛尖”、“白毛茶”等[1]。在恩施地区尤其是来凤大河镇盛产野生藤茶。据《中草药汇编》、《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东药用植物手册》等记载,该药性味甘淡、功效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等。民间认为,大凡失音、中暑、口舌生疮、风火牙痛、便秘等症,用藤茶泡开水饮用,有明显疗效;对马牙疳、脚丫湿疹等用藤茶外敷,也有一定疗效[2,3]。现将野生藤茶的药用研究及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广西藤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广西藤茶的乙醇萃取物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出其中34种化合物,主要为酚类和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4.
广西藤茶提取物APS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春晖  杨柯  王燕 《中成药》2007,29(7):976-978
目的:观察从广西藤茶中提取得到一单体化合物(简称APS)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APS对小鼠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重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的影响;利用同位素[3H]标记TdR掺入法,观察APS对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DTH)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APS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P<0.01)和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功能;增强刀豆蛋白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增加小鼠体内溶血素抗体水平和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结论:APS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5.
杨柯  郑作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34-2635
目的观察从广西藤茶中提取出的一有效部位TTF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选1日龄北京雏鸭,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动物模型,应用斑点杂交法观察TTF对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的影响。结果DHBV感染鸭在感染后第7天口服TTF药物治疗,75~150mg/kg组2次/d,10d对鸭血清DHBV-DNA水平有一定的抑制效果;300mg/kg组,对感染鸭血清DHBV-DNA水平的抑制作用显著,停药3d未见明显的反跳现象。结论TTF可明显抑制DHBV-DNA复制,提示TTF有抗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藤茶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TCF)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5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TCF组(分高、中、低剂量组)。于12周末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改变,检测各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TCF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的水平(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CF组的SOD活性显著增高,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TCF能有效降低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防止体内抗氧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7.
藤茶总黄酮对小鼠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AGTF)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使用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测定AGTF对体内外MDA含量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GTF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和Fe2 -Vit C诱导的肝线粒体肿胀度的抑制作用。结果:2.00mg.mL-1AGTF对脂肪氧合酶的粗酶活性抑制率超过50%;AGTF在0.5~10.0mg.mL-1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活性氧能力,并能减少小鼠肝线粒体及肝匀浆MDA的生成,可抑制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和Fe2 -VitC诱导的肝线粒体肿胀;腹腔注射AGTF对小鼠体内肝组织MDA生成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AGTF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医药指南》2006,(2):114-114
富硒王国 珍品藤茶 一片神秘的土地——鄂西神农架。 两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和苗族。  相似文献   
59.
广西藤茶中杨梅树皮素的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广西藤茶中杨梅树皮素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和异硫氰酸萘酯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杨梅树皮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和免疫低下小鼠和溶血素试验,观察杨梅树皮素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杨梅树皮素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和异硫氰酸萘酯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T-BIL含量,减轻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并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溶血素含量。结论:杨梅树皮素具有保肝降酶退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0.
双氢杨梅树皮素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DHM)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及由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实验动物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四氧嘧啶所致糖悄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小鼠也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实验研究表明,双氢杨梅树皮素对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