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8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285篇
基础医学   42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905篇
内科学   2200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465篇
特种医学   6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698篇
综合类   8702篇
预防医学   2132篇
眼科学   211篇
药学   4108篇
  31篇
中国医学   1871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1042篇
  2013年   1096篇
  2012年   1524篇
  2011年   1621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1546篇
  2008年   1641篇
  2007年   1638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568篇
  2004年   1400篇
  2003年   1299篇
  2002年   1065篇
  2001年   931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575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阴道乳杆菌减少或消失,相关微生物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BV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下生殖道疾病,但其发病原因等仍尚不完全明确,而且也有不少病例在处理时令人十分棘手。此外,由于受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其诊治的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本文拟通过对中国、美国及加拿大三国最新BV诊治指南的对比,为临床医师们对BV的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方法 对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22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2例未能排除肾癌出血.3例保守治疗,4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7例急诊手术.结果 3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病情稳定,2例改行手术治疗.4例行肾动脉栓塞术患者栓塞成功,出血停止.4例行肾切除术,13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5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出血.随访3个月~6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的重要手段.治疗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肾动脉栓塞或者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内侧半月板突出与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相关性,同时探讨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MMRT)对内侧半月板突出长度、骨坏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17例患者,根据MRI上所测量的内侧半月板突出长度分为两组,突出长度≥3 mm者为半脱位组,3mm则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骨坏死体积;同时分析突出长度与骨坏死体积之间的相关性;根据MRI上是否存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将患者分为撕裂组(MMRT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间内侧半月板突出长度以及骨坏死体积。[结果]17例患者中有16例(94.1%)存在不同程度的内侧半月板突出,其中9例(52.9%)为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半脱位组的骨坏死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4),且内侧半月板突出长度与骨坏死体积之间呈正相关(r=0.845,P=0.000)。同时发现有7例(42.1%)患者伴有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撕裂组(MMRT组)的内侧半月板突出长度和骨坏死体积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15、0.088)。[结论]内侧半月板突出和半脱位在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中发生率高,而且突出长度与骨坏死体积呈正相关,这一现象支持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因学中的应力源性理论。导致严重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平滑肌细胞caveolae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肾叶间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收缩反应改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istar Kyoto(WKY)大鼠作为对照组,SHR为实验组(两组大鼠均为Wistar京都种大鼠),分别对SHR和WKY大鼠采用血管环张力描记技术检测肾叶间动脉对AngⅡ的收缩反应,采用甲基-β-环糊精(methyl-beta-cyclodextrin,MCD)孵育以减少平滑肌细胞caveolae含量,采用电镜观察caveolae数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q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blot检测caveoin-1与AT1R的结合。结果与WKY组大鼠相比,SHR组肾叶间动脉对AngⅡ的收缩反应强度及敏感性均明显增加(P0.05),平滑肌细胞caveolae数量显著增加(P0.05),MCD孵育可使SHR组肾叶间动脉对AmgⅡ的收缩强度部分恢复,使其敏感性恢复正常。与WKY组相比,SHR组肾叶间动脉的AT1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AngⅡ作用后caveolin-1与AT1R的结合显著增强(P0.05),MCD孵育后AT1R的蛋白表达降低,但仍高于WKY组,而caveolin-1与AT1R的结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平滑肌细胞caveolae增加参与介导SHR肾叶间动脉对AngⅡ收缩反应改变,其可能通过增加平滑肌ATIR含量以及caveolin-1与AT1R的结合而增强收缩反应强度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腹膜透析置管后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选择1年内发生腹膜炎≥2次者定义为频发组,1年内仅发生1次腹膜炎者定义为单发组,比较2组临床及实验数据差异,并分析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频发组13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30例次,单发组57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57例次。频发组与单发组相比,患者血压和体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未及时治疗者[7例(53.85%)比13例(22.81%)]及抗感染疗程不足者[5例(38.46%)比8例(14.04%)]增多(P0.05),无效拔管率[5例(38.46%)比7例(12.28%)]增加(P0.05),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P0.05)。病原学检查分析频发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33.33%)及真菌感染率(10.00%)均较高,但以革兰阴性菌增加的趋势最明显(P=0.035)。2组间置管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文化程度、腹膜炎诱因、病死率、残余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首次腹透液白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严重高血压、低血红蛋白、低血白蛋白为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过高、严重高血压为腹膜透析者频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保持标准体质量指数,积极按时规范治疗腹腔内源性感染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免疫因子TOLL样本4(TLR4)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组39例,BV组54例阴道分泌物中TLR4水平。结果 BV组阴道分泌物中p H值及TLR4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BV组阴道分泌物中TLR4 mRNA表达与p H值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阴道p H值升高可能破坏了宿主的防御机制,使得阴道免疫因子TLR4异常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缪希莉  梅四清  高贵民 《广东医学》2016,(17):2625-262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84例,将其分为SBP 组和无SBP 组。均严格无菌采血,立即离心并取30μL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完成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 WB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以及血培养检测,并对SBP组中的治愈/好转者和无效/死亡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SBP组患者血清PCT、血浆CRP、全血WBC 以及ESR水平与无SBP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BP 组中治愈/好转者血清PCT 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而无效/死亡者血清PCT水平治疗后明显升高( P<0.05)。血清PCT、血浆CRP、全血WBC 以及ESR水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6、0.68和0.67,血清PCT、血浆CRP、全血WBC 以及ESR在各自的最佳截值水平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SBP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5%、64%、52%和45%,特异度分别为79%、95%、86%和83%。血清PCT联合血浆CRP、WBC以及ESR对SBP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9%、88.1%和79.8%。血清PCT 与血浆CRP关系较与其他炎症指标之间的关系密切,Spearman′s 相关系数为0.69。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SBP患者血清PCT、血浆CRP、全血WBC以及ESR水平较无SBP患者明显升高;血清PCT 对SBP 诊断价值优于血浆CRP、全血WBC 以及ESR,且血清PCT 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血清PCT联合血浆CRP检测可提高对SBP 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98.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双下肢水肿1年半,加重伴胸闷、憋气15 d”于2015‐11‐14入院。在此前1年半前曾因“多饮多尿12年,水肿半年,加重15 d”入院,诊断为: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合并肾性贫血;②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高血压(3级,很高危);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初浓度为1.5%透析液8000 m l ,3个月前自行改为浓度2.5%透析液6000 m l ),并规律服用药物治疗,病情控制欠佳,1年来持续双下肢水肿。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水肿加重,水肿为全身性、凹陷性,晨轻暮重,伴胸闷、憋喘,夜间可憋醒,尿量200 m L/d ,伴恶心,无呕吐,伴乏力、纳差,无其他不适,自行将腹膜透析改为浓度2.5%腹膜透析液8000 m l/d ,疗效欠佳,遂入我科。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可达190/100 m m H g ,糖尿病病史13年,冠心病病史2年。2年前因“消化道出血”输注浓红及白蛋白治疗。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 36.4℃, P 102次/min ,R 22次/min ,BP 225/105 mmHg ,神志清,精神可,端坐位呼吸,慢性病容,皮肤及黏膜苍白,结膜苍白,颜面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心率102次/min ,未闻病理性杂音。胸背部水肿,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4次/min ,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科学研究并综合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从中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患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前来就诊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00例),对照组为头孢噻肟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0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死亡人数为6例,对照组死亡人数为13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8.9%。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方法相比起仅仅接受头孢噻肟钠治疗方法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微创闭式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闭式引流疗法,对照组给予保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中,采用微创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